崆峒异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

出处

出自唐代崔湜的《大漠行(一作胡皓诗)

拼音和注音

kōng tóng yì guó shuí néng tuō , xiāo suǒ biān xīn cháng bù lè 。

小提示:"崆峒异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索:冷落衰颓的样子:荒村~。~的晚秋景象。

崆峒:1.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市西。相传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也称空同、空桐。2.山名。在山西临汾市南。3.山名。在江西赣县南。4.古人认为北极星居天之中,斗极之下是空桐(崆峒);洛阳据地之中,故以崆峒代指洛阳。5.山高峻貌。

异国:外国,国土之外的异域

小提示:"崆峒异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崔湜

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