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出处

出自隋末唐初王珪的《咏汉高祖

拼音和注音

hóng mén jì báo shí , xíng yáng yì méng chén 。

小提示:"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蒙尘:(书)(动)蒙被尘土。多比喻帝王流亡在外或失位,遭受垢辱:圣驾(帝王)~,朝廷无主。

鸿门:高门,显贵之家。古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古地名。

荥阳:地名,位于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

小提示:"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王珪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