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升平调。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赵彦端的《点绛唇(路德友席上作)》
拼音和注音
jì de shēng píng diào 。
小提示:"记得升平调。"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升平:太平、治平。
记得:能记起;没忘记。
平调:平调(汉语拼音为píng diào,英语为pingdiao opera),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平调”也称为“武安平调”、“平调剧”。武安平调是古都邯郸土生土长的本土戏曲,流行于冀晋豫鲁交界的冀南(邯郸、邢台及周边各县,北至石家庄)、晋东南(长治、左权及周边各县)、豫北(安阳)、鲁西北(聊城)一带,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发源于冀南武安一带,由武安艺人可能是以豫北淮调为基调,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来。平调的唱腔属梆子腔系板腔体,五声“徴”调式,俗称“平调梆子”。主要演奏:文场、武场。文场:二弦、二胡、笙、琵琶、月琴、梆子、唢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外,还有具有平调特色的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四大扇”。
小提示:"记得升平调。"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塞漠烽烟靖,升平乐事多。
出自:王弘诲的《昭陵挽章(其二)》
-
从此预期天下白,谈经聊可答升平。
出自:许梦青的《鸡声(其二)》
-
维时值升平,四郊息烽堠。
出自:顾清的《午日昭应宫送陈深渊得兽字》
-
晓漏铜龙报早春,升平景物验芳辰。
出自:韩上桂的《紫陌行》
-
岭民喜见升平象,拜手同赓天保诗。
出自:李曾伯的《天基节静江祝圣乐语口号》
-
贾谊少年多涕泪,岂知汉室自升平。
出自:罗洪先的《任城对雪》
-
升平处处歌尧德,解绶归来日未斜。
出自:陈圭的《归田二首(其一)》
-
华夷正值升平运,端拱无为保太和。
出自:吴伯宗的《南京诗应制(其二)》
-
一自朝陵使去,赚洛阳、花鸟望升平。
出自:刘克庄的《木兰花慢(其八)客赠牡丹》
-
万方宁,歌升平。
出自:袁华的《河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