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wǒ zhū róng chú jiǎn qí jīng jí , qū qí hú li chái láng ,
小提示:"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驹支回答说:“从前秦国人仗着他们人多,贪婪地掠夺土地,把我们各部落戎人从祖居地赶走。贵国君惠公显示他崇高的品德,认为我们各部戎人都是四岳的后代,不该这样抛弃灭绝。他赐给我们南部边疆的土地,那里是狐狸居住、豺狼嗥叫的地方。我们各部戎人砍除了那里的荆棘,赶走了那里的狐狸、豺狼,从此成了贵国先君既不内侵也不外叛的臣属,直到如今忠诚不二。从前文公与秦国攻打郑国,秦国人私下里同郑国人订立盟约,留下军队在那里驻守,因此而发生肴地战役。当时晋军在前面抵抗,我们戎人在后面进击,秦军全军覆没,实在是我们戎人出了大力。这就如同捕鹿,晋国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后腿,和晋国人一起把它掀倒。戎人为什么不能免于罪责呢?从那时以来,晋国多次出兵征战,我戎人各部从来紧跟其后,时时追随贵国执政,还是像肴之战时那样心志如一,岂敢疏远背离?如今贵国军旅中的长官可能真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够,使得诸侯叛离,你们却怪罪我们戎人!我们各部戎人服饰饮食(习俗)不与华夏相同,礼仪使者不相往来,言语不通,能做什么对贵国不利的坏事?不参加盟会的事务,我也不会惭愧。”
词语释义
狐狸:本指狐和狸两种动物,后多专指狐。
荆棘:(名)泛指带刺的小灌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障碍:~载途。
豺狼:(名)豺和狼,是两种凶猛的野兽,比喻残忍的坏人:~当道(比喻坏人当权)。
小提示:"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
出自:左丘明的《驹支不屈于晋》
-
九仞萧墙堆瓦砾,三间茅殿走狐狸。
出自:罗隐的《谒文宣王庙》
-
虮虱翻成当道豺,狐狸也逐中原鹿。
出自:沈德符的《狸奴行》
-
残甓埋荆榛,月夜狐狸踏。
出自:陈鸿寿的《西汉黄龙砖八砖吟馆分赋》
-
那知山中地,狐狸而豺狼。
出自:俞樾的《闻戒篇(其二)》
-
狐狸隔岸看堕水,枯桑槭槭酸风起,绥绥欲渡愁其尾。
出自:汪洪度的《翁履冰》
-
细瓦厂中多狐狸,京师夜行不敢西。
出自:徐渭的《沈叔子解番刀为赠》
-
空山人迹少,晏坐狐狸嗥。
出自:苏过的《送乡僧世鹏游嵩少》
-
陈通苗傅昔弄兵,此地寂寞狐狸行。
出自:叶适的《赵振文在城北厢两月无日不游马塍作歌美之请知振文者同赋》
-
脱鞲放鹰隼,钻穴泣狐狸。
出自:周巽的《平猺颂上湖广平章衮布巴勒驸马时公奉诏出征道贺二州事毕班师特授中书平章余参随麾下以功授永明簿感公之恩敬献诗以颂公之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