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áo shùn zhī shèng ,《 shàng shū 》 zài zhī , lǐ yuè zuò yān 。
小提示:"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太史公说:“对,对!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我曾从先父那里听说:‘伏羲最纯朴厚道,他创作了《周易》中的八卦。唐尧、虞舜时代的昌盛,《尚书》上记载了,礼乐就是那时制作的。商汤、周武王时代的兴隆,古代的诗人已经加以歌颂。《春秋》歌颂善人,贬斥恶人,推崇夏、商、周三代的德政,颂扬周王朝,并非全是抨击和讥刺。’自从汉朝建立以来,直到当今的英明天子,捕获白麟,上泰山祭祀天地之神,改正历法,更换车马、祭牲的颜色。受命于上天,德泽流布远方,四海之外与汉族风俗不同的地区,也纷纷通过几重翻译叩开关门,请求前来进献物品和拜见天子,这些事说也说不完。大臣百官尽力歌颂天子的圣明功德,但还是不能把其中的意义阐述透彻。况且,贤士不被任用,这是国君的耻辱;皇上英明神圣而他的美德没能流传久远,这是史官的过错。况且,我曾经做过太史令,如果废弃皇上英明神圣的盛大美德不去记载,埋没功臣、贵族、贤大夫的事迹不去记述,丢弃先父生前的殷勤嘱托,没有什么罪过比这更大了。我所说的记述过去的事情,整理那些社会传说,谈不上创作,而你却把它同孔子作《春秋》相提并论,这就错了。”
词语释义
尧舜:(名)尧和舜,传说是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来泛指圣人。
尚书:1.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的最高职位。2.也叫《书经》。书名。相传由孔子编删而成,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还有一部分是东晋梅赜伪造的。该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更引申为一个国家一段时间的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
小提示:"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朝登天子陛,夕下尚书堂。
出自:顾清的《祝参议鸣和以诗问讯次韵答之》
-
桓桓陆尚书,灭贼气雄决。
出自:何允泓的《咏怀吴中先哲赠别受之孝廉七章(其六)陆尚书完朱中丞纨》
-
刺史洲空白蘋老,尚书社冷碧苔生。
出自:沈思孝的《吴兴城南即事》
-
当年几曳尚书履,今日忽投太傅簪。
出自:单养蒙的《奉送白翁老堂翁老先生荣归》
-
骀荡尚书省,深衷托词赋。
出自:徐中行的《五子诗(其五)王比部世贞》
-
江州太守骨已朽,尚书却作洪都守。
出自:刘鹗的《子卿持节图》
-
练卒骨寒桃塞月,尚书血碧柿园苔。
出自:成书的《潼关》
-
高斋曲馆新增色,读尽尚书万卷馀。
出自:区仕衡的《建昌憩李尚书山房》
-
黜陟徒闻吏部尊,模棱颇笑尚书耄。
出自:皇甫汸的《忆昔行寄徐公子》
-
羁旅相逢应尽醉,明朝休道尚书期。
出自:卢龙云的《广生至有述赋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