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代马致远的《杂剧·半夜雷轰荐福碑》
拼音和注音
yǔ yáng shí ruò zài rén jūn , dǐng nài tiáo hé yǒu dà chén 。
小提示:"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大臣: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调和:(动)使双方消除纠纷重归和好:只要有~的余地就要替他们~。[近]协调|调停|调解。②(形)协调;配合得恰当:色彩~。③(动)妥协、让步(多用于否定):斗争是不可~的。
雨旸时若:晴雨节候协调和顺。
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小提示:"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谈剧诗书还磊落,味深藜藿亦调和。
出自:黄衷的《再和答沃泉》
-
亦曰于豹,调和韦弦。
出自:谢灵运的《赠安成诗》
-
庖人调和,将以为脯。
出自:薛蕙的《善哉行》
-
培植敢忘明主力,调和真见老臣心。
出自:邵宝的《奉次少傅徐公内阁赏芍药》
-
谨谨调和龙虎步。
出自:马钰的《玉楼春.和师韵》
-
大烹本为牛羊荐,鼎鼐调和愧未工。
出自:陆深的《禁中斋夜》
-
温温气象半篙津,匏杓调和冷煖匀。
出自:释正觉的《海上人知浴求颂》
-
吴歌起难遏,越调和仍缓。
出自:胡应麟的《高凉桥晚憩望新月作》
-
调和脉络勿草草,整顿罅漏当徐徐。
出自:度正的《送唐宗道制干赴阙探韵得书字》
-
土牛饯腊三元正,玉烛调和四海清。
出自:陶宗仪的《丁丑元日分韵得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