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的茸茸蓑衣浑染的赤,变做了通红狮子毛衣。

出处

出自元代关汉卿的《杂剧·关张双赴西蜀梦

拼音和注音

wǒ jiào de rōng rōng suō yī hún rǎn de chì , biàn zuò le tōng hóng shī zǐ máo yī 。

小提示:"我教的茸茸蓑衣浑染的赤,变做了通红狮子毛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毛衣:机器或手工编织的毛线上衣。

狮子: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体长约七、八尺,头圆大,尾细长,毛呈黄褐色,牡者有鬣,吼声洪大,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捕食羚羊、斑马等大型动物,有兽王之称。

蓑衣: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茸茸:(形)(草、毛发等)又短又软又密:~的绿草。

通红:(形)很红;十分红:炉火~|眼圈儿哭得~。

小提示:"我教的茸茸蓑衣浑染的赤,变做了通红狮子毛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