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溟渤多烽烟,斥卤桑田生棘枳。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蒿斋狂士冯秉恭的《长夜燕坐两童子垂钓得鱼》
拼音和注音
niàn nián míng bó duō fēng yān , chì lǔ sāng tián shēng jí zhǐ 。
小提示:"廿年溟渤多烽烟,斥卤桑田生棘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桑田:1.栽植桑树和农作物的田地。《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説于桑田。”2.也专指植桑树的田地。唐韦应物《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肇庆去巡閲,他便説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3.比喻世事变迁。明杨珽《龙膏记·游仙》:“看人间几变桑田,忙提觉柱下仙官,早唤醒绣户嬋娟,休恋着舞镜飞鸞。”清吴伟业《海户曲》:“遂使相如夸陆海,肯教王母笑桑田。”参见“桑田沧海”。4.地名。春秋时虢国属地,约于今河南省阌乡县东北。。虢地。《左传·僖公二年》:“虢公败戎於桑田。”杨伯峻注:“桑田即今河南省灵宝县之稠桑驛。”
烽烟:(名)烽火。
小提示:"廿年溟渤多烽烟,斥卤桑田生棘枳。"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岩疆八载靖烽烟,惊防何烦教击刺。
出自:卓尔堪的《宁羌将军行赠高枝升》
-
我忧民木苏,烽烟方急疾。
出自:曹于汴的《会友有谈归赋寄》
-
烽烟不熄,中宵梦寐犹悖。
出自:张慎仪的《酹江月(其一)春愁》
-
海外音书断几年,南天又报起烽烟。
出自:李望洋的《七月五日阅邸抄知闽马尾基隆有警》
-
炮火朝轰建业城,烽烟夜照瓜洲市。
出自:邵长蘅的《京口行》
-
烽烟寒转急,丧乱岁难休。
出自:吴当的《烽烟》
-
我提劲旅,遥清函谷烽烟,
出自:程鸿诏的《临淮淮军昭忠祠联》
-
烽烟久息海无波,紫陌红楼乐事多。
出自:徐熥的《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其三)》
-
烽烟江上愁回首,只向深山望白云。
出自:刘崧的《入山登绝顶望珠林故里》
-
闻道烽烟动,腰间宝剑匣中鸣。
出自:失撰人名的《舞曲歌辞.柘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