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hàng yù tú sān gōng , xià bù shī jiǔ zhōu mù 。
小提示:"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州:(名)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三公: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不失:不偏离;不失误。不遗漏;不丧失。还算得上;不愧。
州牧: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清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小提示:"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今日海滨无二老,古来林下少三公。
出自:吴俨的《贺屠冢宰乃翁封少保》
-
一疏初衣方自乞,三公华膴便相捐。
出自:田有年的《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赋》
-
谪宦青钱曾万选,承恩白首是三公。
出自:赵抃的《次韵前人怀西湖之游》
-
骤马天街一蹶中,险将折臂兆三公。
出自:张鹏翀的《张司寇坠马伤臂几折幸得良医复完索诗称贺为赋二章(其一)》
-
貌存故国三公贵,泽衍来孙百世芳。
出自:黄庚的《送文正公遗像与王东庐》
-
名曾参四绝,封合亚三公。
出自:李迪的《灵岩》
-
谏垣弥久望弥尊,看此际三公,都是当年等辈;
出自:李渔的《赠柯岸初联》
-
清言惊四座,行草重三公。
出自:梁宪的《答卫菉园》
-
庙堂二三公,误辱平日知。
出自:王十朋的《乞祠不允》
-
开径只合来二仲,灌园岂为辞三公。
出自:叶春及的《茆屋落成詶韩甥寅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