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赘华夏,西汉为边沿。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ōng ōu zhuì huá xià , xī hàn wèi biān yán 。
小提示:"东瓯赘华夏,西汉为边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瓯: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晋葛洪《抱朴子·钧世》:“东甌之木,长洲之林,梓豫虽多,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华屋之弘丽也。”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东甌,地邻南越。”唐顾况《永嘉》诗:“东甌传旧俗,风日江边好。”3.古星座名。《宋史·天文志四》:“东甌五星在翼南,蛮夷星也。”甌,亦作“区”。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华夏:(名)我国的古称。
西汉:西汉xī-hàn∶中国于公元前年——公元年的朝代,为刘邦所建,建都长安——亦称“前汉”∶天河。即银河月还西汉,霞临东沼。——王勃《七日赋》
小提示:"东瓯赘华夏,西汉为边沿。"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洒家是个关西汉,岐州凤翔府人氏。
出自:《杂剧·海门张仲村乐堂》
-
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
出自:许浑的《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
况后威振蛮夷,恩周华夏,
出自:待考的《挽左宗棠联》
-
遂令华夏胥安,名炳千秋光史册;
出自:朱成渡的《挽曾国荃联》
-
华夏吟哦远,人声自抑扬。
出自:赵佶的《步虚词(其十)》
-
首言海南习礼义之教,有华夏之风砺世,天章光昭五纬瑞。
出自:王佐(汝学)的《南溟奇甸歌》
-
帝阍十二重,初日照华夏。
出自:黄衷的《再别鉴湖》
-
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
出自:方孝孺的《蜀道易》
-
幕府不须悬万户,异时华夏自生才。
出自:屈大均的《居庸》
-
荩怀忧世局,冀此后共维华夏,一匡勋业卒相成。
出自:成果道的《挽左宗棠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