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恩见辞,湍湍而退,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xiè ēn jiàn cí , tuān tuān ér tuì ,
小提示:"谢恩见辞,湍湍而退,"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上下通气就泰,上下阻隔就否,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但上下不通气的弊病,没有象近代这样厉害的了。君臣互相见面,只在皇上临朝的短时间内。上下之间,只不过靠奏章、批答互相关联,用名分、法度彼此维持罢了。这不单是遵循老规矩,也是地位权势使他们这样。为什么呢?皇上常常在奉天门上朝,没有一天间断,可说是勤于政事了;但是朝堂和台阶相距很远,皇帝的威仪显耀盛大,御史纠察朝见的礼仪,鸿胪检举不合规矩的行动,通政使代为呈上奏章,皇上只是随意看看,臣子就谢恩拜辞,心神不安地退了下来。皇上何尝处理过一件事,臣子又何尝说过一句话呢!这没有其他原因,地位权势悬殊,所谓有天子堂上比万天还远,虽然想进言,却无从说起啊。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尔其钦哉,谢恩。
出自:尚仲贤的《杂剧·汉高皇濯足气英布》
-
谢恩光,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
出自:刘时中的《【正宫】端正好_上高监司众》
-
奶奶,不要谢恩,我去不得。
出自:杨梓的《杂剧·功臣宴敬德不伏老》
-
今日个加官赐赏,一齐的望阙谢恩。
出自:《杂剧·施仁义刘弘嫁婢》
-
南北通欢永无事,谢恩归去老陪臣。
出自:钟谟的《献周世宗》
-
俄然返初服,振袂谢恩荣。
出自:杨荣的《蓟门别意送程汝器赴饶州教授》
-
门无谢恩客,帷有献书囊。
出自:宋庠的《赠兵部尚书鲁肃简公挽词三首(其三)》
-
谢恩凤阙拜且言,长与汉室为藩垣。
出自:陶安的《河如带》
-
为国宠光,谢恩拜德;
出自:李经畲的《贺张百熙60寿联》
-
旁人莫讶不成醉,明日谢恩须早朝。
出自:史鉴的《寄吴禹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