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拼音和注音

《 chūn qiū chuán 》 yuē : zhū hóu yǒu xiāng miè wáng zhě , huán gōng bù néng jiù , zé huán gōng chǐ zhī 。

小提示:"《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春秋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诸侯:(名)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灭亡:(动)①使国家、种族等不再存在:自取~。②已不存在。[近]消亡|消失。[反]产生。

亡者:是代表死去的人。

小提示:"《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孔融

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建安元年(196),征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