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fēng sú jiē yǐ dūn hòu , dòng zhí zhī wù 、 fēng yǔ shuāng lù zhī suǒ zhān bèi zhě jiē yǐ dé yí ,
小提示:"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韩愈听说周公作宰辅时,他是多么急于接见贤才啊,正当吃一顿饭,却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出来迎宾;正当洗一次头发,即三次握着头发出来见客.这时候,天下的贤才都已经提拔重用了,邪恶凶顽、图谋不轨、谄媚逢迎、虚伪欺诈的一流坏人,都已经清除;整个天下都已经无须担心;处在极边远地方的许多蛮夷部族,都已经归顺进贡;天时的灾害变化,昆虫草木的反常现象,都已经销声匿迹;国家的礼乐、刑政这些教化的制度都已建立;社会的风俗都已淳厚朴实;动物、植物,凡属风雨霜露所浸润滋养的一切,都已各得其所;麟、凤、龟、龙之类的美好吉祥的迹象,都已经一一出现。而周公凭着圣人的才能,借助于成王叔父这样至亲的关系,他所辅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绩,又都这样显著,那些请求进见的人,难道再有比周公更贤能的吗?不只不会比周公贤能而已,难道再有比当时的百官更贤能的吗?哪里还能有什么计策、议论能够对周公的教化有所补益呢?可是周公访求他们是这样的急切,只担心自己的耳朵有什么听不见、眼睛有什么看不到之处,自己的思索考虑有什么不周全之处,以致辜负成王托政给周公的深意,得不到天下人心。象周公这样的用心,假使那时辅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绩没有那样显著,又不是圣人的大才,又没有叔父的至亲关系,那么周公将没有时间去吃饭和洗头了,难道只是止于辛勤地“吐哺握发”吗?正因为他的用心能够这样,所以到现在,人们还念念不忘地歌颂成王的大德,称赞周公的功绩。
词语释义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风俗:(名)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习惯。
霜露:霜露shuānglù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得宜:得当,适宜。
敦厚:(形)忠厚:温柔~|~质朴。
沾被:谓影响所及。
小提示:"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宇广茅叶短,竟不蔽风雨。
出自:黄衷的《谩兴四首(其二)》
-
鹤去云霄随锡杖,龙收风雨入军持。
出自:贝琼的《送愚上人归越中并木奎方舟长老》
-
未论华戎风俗异,直教夷险路头真。
出自:李东阳的《送萧履庵之镇宁二首(其二)》
-
礼成因得询风俗,多似先贤传里看。
出自:欧大任的《送顾大谏汝睿使汝南册封崇府》
-
古夔尤易治,风俗本来淳。
出自:王十朋的《州宅杂咏.易治堂》
-
羽谯谯兮尾翛翛,尔室幸免风雨漂。
出自:钱梦铃的《补巢书屋歌》
-
黑气淋漓走风雨,笔痕缥缈生云烟。
出自:张实居的《王烟客先生长白山图歌》
-
风雨沉沉,送了清明节。
出自:朱祖谋的《蝶恋花》
-
江山绚秋色,风雨愿追陪。
出自:祝廷华的《次韵和松盦同年菊宴五首(其四)》
-
翘首客星何处所,晚来风雨暗天津。
出自:成鹫的《初秋七日集容尘轩分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