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真人驾鹤去,山头每每闻吹箫。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ào chéng zhēn rén jià hè qù , shān tóu měi měi wén chuī xiāo 。
小提示:"道成真人驾鹤去,山头每每闻吹箫。"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头:1.山的顶部;山峰。2.设立山寨的山头,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拉~。3.墙壁。4.墓地、坟地。以坟冢常在山上而得名。5.旧时对景颇族的称谓。
吹箫: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每每:(副)常表示过去或经常不止一次地发生同样的事情:~深夜仍手不释卷。
真人:1.道教所说修行得道的人,多用作称号,如“太乙真人”、“玉鼎真人”。2.真实的非虚构的人物。
成真:成仙。
驾鹤:比喻修仙得道飞升。2.犹骑鹤。唐韩愈《华山女》诗:“玉皇頷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清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盐城更比芜城远,安得腰缠驾鹤轻。”
小提示:"道成真人驾鹤去,山头每每闻吹箫。"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归来须及晚,初月在山头。
出自:《游虎邱》
-
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
出自:李白的《题许宜平庵壁》
-
山头飞雉鸣朝日,哺我老翁张射毕。
出自:王洋的《和张文潜输麦行寄滁守魏彦成》
-
山下惊天动地雷,山头听得以婴孩。
出自:黎廷瑞的《九日二首》
-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出自:辛弃疾的《鹧鸪天·戏题村舍》
-
韩子苍题伯时画太一真人:太一真人莲叶舟,脱巾露发寒嗖嗖。
出自:林正大的《括朝中措》
-
山头石。
出自:侯置的《渔家傲(小舟发临安)》
-
天上黄河天际通,凿山原有此山头。
出自:张涣的《题积石》
-
或行或坐频频看,或卧或眠每每披。
出自:释印肃的《纸被歌训行童(其二)》
-
朅来亦期年,每每念陈迹。
出自:赵郡守的《赠令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