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烦文,除民疾,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í fán wén , chú mín jí ,
小提示:"涤烦文,除民疾,"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给百姓带来恩泽,功劳施及诸侯,虽然赶不上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可是天下人民都归附于他们的仁政。孝文帝常常想到如何具备最高的德行,来承受天意,他崇尚仁义,减轻刑罚,打通关隘架起桥梁,远近如一,敬重贤人如同对待贵宾一样,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小孩,他用启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把内心觉得安适的事情推行到全国,因此监狱空无一人,天下太平。紧接社会变化以后即位的君主,一定会给人们带来不同往日的恩惠,这是贤明的圣人用来显示天意的行为。”“从前昭帝去世时没有儿子,大臣们忧愁得很,怀着焦急的心情共同商量,都认为昌邑王是尊贵的皇室亲属,推举他,把他立为皇帝,但是上天不肯授命,而是把他的心弄乱,于是便自己丢失了帝位。很深刻地考虑祸患事变发生的原因,这是伟大的上天用来开导最圣明的君主的手法。所以大将军霍光接受武帝的遗命,成为汉朝君主最得力的辅臣,他披肝沥胆,决定大计,黜退不讲仁义的人,立有德行的人为帝,辅助上天行事,这样祖庙才得安定,天下才都太平无事。”“我听说《春秋》很重视君王登基的事,这是为了统一天下,为了慎重地对待开创事业。陛下刚登上帝位,与天意符合,应该纠正前代的过错,在承受天命继承帝业时慎重对待开始做的每一件事,去掉烦苛的法令,解除老百姓的疾苦,保存继承将要消亡断绝的好传统,用这些行动来应合天意。”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涤烦文,除民疾,
出自:路温舒的《尚德缓刑书》
-
指顾旧观还,略不烦文移。
出自:赵汝遇的《重建神秀楼追和忠定公韵》
-
诗人应得句,祝史不烦文。
出自:弘历的《雪》
-
老去不烦文乞巧,豪来直倚酒忘忧。
出自:刘崧的《七月七日东原席上喜赋示子彦弟》
-
弊政因民革,烦文到日蠲。
出自:赵抃的《次韵程给事会稽怀古即事》
-
堆案烦文犹倦暑,满轩新意忽惊秋。
出自:司马光的《依韵和仲庶省壁画山水》
-
谁能罢烦文,尽扫诸天外。
出自:吕本中的《读秦碑》
-
春官雅好古,传载烦文移。
出自:陆文圭的《泗滨石》
-
欲办枯蜗成小隐,几烦文鲤托新诗。
出自:王易的《岁晚寄雪抱》
-
二年民尽信,不复烦文移。
出自:苏轼的《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