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拼音和注音
pū xíng shì qǐ bù rán hū ? lǐ líng jì shēng jiàng , tuí qí jiā shēng ,
小提示:"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今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陷人于祸,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正是少卿所亲眼看见的,我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
词语释义
行事:1.行为举止。2.行业。3.指行房。4.往事;成事。
不然:(形)不是这样:别看这里很冷清,一到节日就~了。②(形)用在对话的开头,否定对方前面所说的话:~,事情并非想像中那么简单。③(连)表示如果不这样:这件事应该告诉家里,~家里人会担心的。
家声:家声jiāshēng家庭的名声。
小提示:"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出自:程颢的《郊行即事》
-
此法可治其国,可立其家,久后可为万代之师。
出自:李文蔚的《杂剧·张子房圯桥进履》
-
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
出自:《叔向贺贫》
-
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出自:《狱中杂记》
-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其家。
出自:真德秀的《卫生歌》
-
奇觚累百人,各自名其家。
出自:朱彝尊的《斋中读书(其十二)》
-
千日虚劳心力,人人尽破其家。
出自:吕岩的《西江月(其一)》
-
大沩小兴,振其家风。
出自:释德洪的《沩山轼禅师赞》
-
魂气将安之,岂复还其家。
出自:李贤(原德)的《和陶诗.拟挽歌诗三首(其三)》
-
一人失其家,世必为狂荡。
出自:蕴端的《读列子(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