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qǔ yú yǒu yú , yǐ gōng shàng yòng ,
小提示:"取于有余,以供上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按现行法令,民间能输送一匹战马的,就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兵役。战马是国家战备所用,所以可以使人免除兵役。神农氏曾教导说:“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这样看来,粮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资财,是国家最根本的政务。现在让百姓交粮买爵,封到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这与一匹战马的功用相比差得太远了。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通学元分族,渊源信有余。
出自:赵蕃的《挽游迪功》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
-
气有余势。
出自:曹植的《孟冬篇》
-
仍宿酒,尚有余酲。
出自:曹勋的《四槛花》
-
绸缪无限絮,继续有余情。
出自:汤舜民的《【南吕】一枝花 春思》
-
承祖、父之荫,所以积家财万贯有余。
出自:李文蔚的《杂剧·张子房圯桥进履》
-
愿母亲寿享百岁有余,方称您孩儿之愿也。
出自:张寿卿的《杂剧·降桑椹蔡顺奉母》
-
收纶罢钓寻归路,酒美色鲜乐有余,
出自:张可久的《【正宫】端正好_渔乐钓艇小》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
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出自:李昌龄的《太上感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