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愈的《送陆歙州傪》
wǒ zuò cǐ shī , gē yú yuǎn dào 。
小提示:"我作此诗,歌于远道。"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远道:远道yuǎndào遥远的道路远道而来
小提示:"我作此诗,歌于远道。"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出自:欧阳修的《柳》
出自:林正大的《括江神子》
出自:刘长卿的《和州留别穆郎中》
出自:独孤及的《伤春赠远》
出自:刘禹锡的《学阮公体三首》
出自:鲍溶的《古意》
出自:皎然的《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
出自:李白的《蜀道难》
出自:乌斯道的《翁妇行》
出自:熊士鹏的《沔水舟中》
出自:韩愈的《三星行》
出自:韩愈的《剥啄行》
出自:韩愈的《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
出自:韩愈的《孟东野失子》
出自:韩愈的《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湜时为陆浑尉)》
出自:韩愈的《新竹》
出自:韩愈的《晚菊》
出自:韩愈的《县斋读书(在阳山作)》
出自:韩愈的《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
出自:韩愈的《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