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出处

出自唐李端的《送刘侍郎

拼音和注音

wéi yǒu yè yuán zhī kè hèn , yì yáng xī lù dì sān shēng 。

小提示:"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唯有:只有:~努力,才能进步。

第三:第三dì-sān[thethirdrd;thirdly;inthethirdplace]。复姓。

三声: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知客:1.寺庙中负责接待宾客的僧人。2.旧时婚丧喜庆中负责招待宾客的人。

第三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上声。如'板''此''鬼''也'等字调为第三声。

小提示:"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