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

出处

出自明代王鏊的《亲政篇

拼音和注音

shàng hé cháng zhì yī shì , xià hé cháng jìn yī yán zāi ? cǐ wú tā ,

小提示:"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上下通气就泰,上下阻隔就否,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但上下不通气的弊病,没有象近代这样厉害的了。君臣互相见面,只在皇上临朝的短时间内。上下之间,只不过靠奏章、批答互相关联,用名分、法度彼此维持罢了。这不单是遵循老规矩,也是地位权势使他们这样。为什么呢?皇上常常在奉天门上朝,没有一天间断,可说是勤于政事了;但是朝堂和台阶相距很远,皇帝的威仪显耀盛大,御史纠察朝见的礼仪,鸿胪检举不合规矩的行动,通政使代为呈上奏章,皇上只是随意看看,臣子就谢恩拜辞,心神不安地退了下来。皇上何尝处理过一件事,臣子又何尝说过一句话呢!这没有其他原因,地位权势悬殊,所谓有天子堂上比万天还远,虽然想进言,却无从说起啊。

词语释义

一事:1.一件事。2.服役一次。3.方言。

何尝:(副)并非;未曾(多含反问意):他~不想去,只是没钱。

一言:1.一句话。2.说一番话、一次进言。

小提示:"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