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镇归朝但相访,此身应不离东都。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chū zhèn guī cháo dàn xiāng fǎng , cǐ shēn yīng bù lí dōng dōu 。
小提示:"出镇归朝但相访,此身应不离东都。"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不离:不离开。
小提示:"出镇归朝但相访,此身应不离东都。"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耳受万瀑声,神清不离舍。
出自:黄景仁的《夜从慈光寺步至茅蓬庵再浴汤泉》
-
自得仙吟因想像,半生元不离门畿。
出自:李存的《和吴宗师滦京诗》
-
新诗传在宫人口,佳句不离明主心。
出自:任华的《寄李白》
-
綵服不离膝,终日常欣欣。
出自:范纯仁的《历阳彭卫字明微弃官养母筑堂名曰寿燕取寿老燕安之义得古人养志之道作诗以纪实》
-
痛楚百千般,不离者窠臼。
出自:释原妙的《偈颂十二首(其九)》
-
怨女鸾孤来绕枕,征夫马健不离鞍。
出自:陈元光的《候夜行师七唱(其七)》
-
落花捻尽不离红。
出自:郑文焯的《浣溪纱》
-
十年戎马不离鞍,沙漠长城万里寒。
出自:黎贞的《午夜还乡呼酒先登钓台书二绝于壁(其一)》
-
生长不离湖水上,涌金门外是侬家。
出自:朱朴的《西湖竹枝词五首.五》
-
久客还元舍,不离旧家风。
出自: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四)能净业障分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