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杜甫的《雨二首(其二)》
shuǐ shēn yún guāng kuò , míng lǔ gè yǒu shì 。
小提示:"水深云光廓,鸣橹各有适。"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水深: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小提示:"水深云光廓,鸣橹各有适。"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出自:释绍嵩的《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出自:《杂剧·苏子瞻醉写赤壁赋》
出自:李端的《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出自:元结的《补乐歌十首。网罟》
出自:姚合的《闲居遣怀十首》
出自:贺铸的《小梅花》
出自:李东阳的《蒋御医黄头月桂图》
出自:仇远的《菩萨蛮(其二)》
出自:蔡道宪的《湘水清》
出自:李流谦的《明月篇》
出自:两汉乐府的《王子乔》
出自:谭处端的《题洛阳朝元宫》
出自:元好问的《秋夜》
出自:尹台的《忠爱堂诗》
出自:龚璛的《吴中寒食》
出自:于谦的《立春》
出自:蒋春霖的《柳梢青》
出自:俞庆曾的《踏莎行.题九九消寒图》
出自:张纶英的《署斋卉物诗(其六)》
出自:程诰的《杨都统家小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