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答曰:「难云:心应感而动,声从变而发,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zhǔ rén dá yuē :「 nán yún : xīn yīng gǎn ér dòng , shēng cóng biàn ér fā ,
小提示:"主人答曰:「难云:心应感而动,声从变而发,"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主人回答说,您诘难说,内心受到感触而发生波动,声音便随着内心变化而发出,内心情感有强有弱,乐曲也就有高有低。哀乐之情一定体现在声音里,钟子期之类的人虽然听到了不固定的声音,却能听懂其中的意思。如果一定要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浊氏和质氏的致富,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时的饥饿、卞和的冤屈、伯奇的悲哀、蔺相如的满怀愤怒、陈不占的恐惧,这些形形色色的情态,假如让他们每个人各唱一首歌,一起来弹几声琴音,那么钟子期这样的人一定会听出各自的情感了。(归按,这是归谬法。不过嵇康还是故意混淆了音乐语言和文字语言的差别。音乐有哀乐,听众也能感受这种哀乐。但接受声中哀乐不等于能再现作曲家具体的生活处境。这是音乐的语言,只具有模糊性,暗示性,而不具有确定性,因此它很难去如实,具体的描写。这是音乐语言的局限,无常的音声不具有这样的功能。但音乐短于描写,不等于不能传情,更不等于不包含感情。最长分辨的嵇康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却不作分别了。这是玩弄手法以加胜对手,是诡辩。)您的意思是说,听声音的人不会因为乐曲的多少改变思路,考察感情的人也不会因为声音的大小觉得有什么不同,只要是同一个人发出的声音,就能识别其中的意思。如果声音是从地下发出的,那么师旷这样的人也应该会吹动律管来考核它的声音,判断南风是否强劲,区别雅声和郑声的淫荡和雅正吗?(归按,这里用师旷的例子是为了突出声有哀乐论的荒谬,但嵇康仍然在应该作区分的地方,故意模糊两者的区别。讨论声音是否有哀乐,这里的声应该是指音乐,但师旷所听的声却是自然界的声音,这不是由人创作出来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当然是没有哀乐可言的。)吃辛辣的食物而流泪与大笑而流泪,烟熏眼睛而流泪与悲伤难过而流泪,同样都是流泪,如果让易牙来品尝,一定不会说高兴的眼泪是甜的,哀伤的眼泪是苦的,这是可想而知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肌肉汗液一受到挤压便流了出来,与高兴和哀伤没有什么关系,好像是过滤酒的布袋筛子,虽然榨酒的工具不同,但酒味却是不变的。声音也是从身体中发出的,为什么偏偏就包含着哀乐的道理呢?(归按,这仍然是诡辩。用的是类比法,但类比的双方是不同质的,所以推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流泪是生理现象,是人不能掌控的,泪水是没有区别的,音乐创作是社会或心理现象,是出于人能动的创造,音乐作品是有个性特征的。用抹杀二者特点的方式来得出声无哀乐的结论是牵强的,也是站不住脚的。因此对于“声俱一体之所出,何当独含哀乐之理邪”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声虽一体之所出,盍可不含哀乐之理邪?)况且《咸池》、《六茎》、《大章》、《韶》、《夏》,这些都是先王最好的音乐,是用来感动天地鬼神的。如果现在一定要说声音没有不体现主体,传达他的感情的话,那么最好的音乐就一定不能托付给盲人乐师,一定要圣人亲手演奏,这样才能使雅正之音得以保全。(归按,这里有一个概念被偷换了。声首先是指作曲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包含着作曲家的哀乐;其次有演奏家的二度创作,当然也包含了演奏家的哀乐。但比较起来,演奏家的创作是在限定条件下的创作。现在嵇康终于从欣赏者方面,跨到了创作者这一方面来了,但他仍然回避了最重要的首度创作者—作曲家。这是有意的回避,目的是引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舜命令夔敲击石头,各种声音和谐鸣响,天神和凡人其乐融融。”据此说来,最美好的音乐虽然由圣人创作,却不一定圣人亲自演奏。为什么呢?因为声音有自然的和谐,却无关人的感情。和谐的声音是成功于金石一类的乐器,最美的乐声也是从管弦乐器中得到的。(归按,“至乐虽待圣人而作”,终于接触到首度创作的问题了,却不加论证地坚持圣人原创的音乐作品是没有感情的。当然他这样说也是有理论依据的,那就是道家的美学观,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好的音乐就是太和之乐,是什么都没有的。可见嵇康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从原理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的。)纤细的毫毛本身还是有形体可以被观察的,所以离娄和盲人的目力高下可以据此判断,假如用水来增加水的话,谁还能来加以区别呢?
词语释义
主人:(名)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人民是国家的~。②接待宾客的人(跟“宾”“客”相对)。③旧时雇用仆役的人。
小提示:"主人答曰:「难云:心应感而动,声从变而发,"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稚子买鱼至,主人窥笋生。
出自:郭钰的《和王志元雨晴》
-
张镫不觉夜气沈,作病先容主人睡。
出自:屠倬的《十四日梧门前辈兰雪国博芙初琴南霁青三太史同集双藤老屋戴金溪前辈继至复偕过衎石寓园看雨薄暮始散金溪衎石霁青还过余饮入夜雨甚客不能出余骤病卧不知三君冒雨归更作何状也诸君皆有诗余作长歌纪之》
-
舍旁亦有无尘地,竹?松枯换主人。
出自:何大成的《黔归忆上真院月窗玉丹二羽士并示其弟子》
-
主人多日出未归,鹊飞三匝愁无依。
出自:姚勉的《访李兴伯不遇其家人命二子留宿有古人截发撤荐之风喜诗之》
-
主人虽欲买,众口大悠哉。
出自:李觏的《读韩文公驽骥篇因广其说》
-
我似郑虔官舍冷,君如冯子主人贤。
出自:王十朋的《送陈元佐游四明》
-
怪底主人襟抱开,小园千本定深栽。
出自:张扩的《次韵顾子美陪方仲兄游允仲花园后篇简允仲(其二)》
-
主人欲尽行人乐,更向东吴共泛舟。
出自:赵抃的《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
-
主人亦住三山岛,瑶池仙种分来早。
出自:于慎行的《桃花岭图歌寿太宰杨梦山先生》
-
主人自是华阳仙,双瞳碧色耳垂肩。
出自:顾清的《赋得碧甃寒根寿胡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