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wéi sī jì wǎng yě , shì shì jiē qí suǒ yǐ jīng zhě , gù wéi zhī zhào lì ;
小提示:"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要想说国家的老与少,请让我先来说一说人的老与少。老年人常常喜欢回忆过去,少年人则常常喜欢考虑将来。由于回忆过去,所以产生留恋之心;由于考虑将来,所以产生希望之心。由于留恋,所以保守;由于希望,所以进取。由于保守,所以永远陈旧;由于进取,所以日日更新。由于回忆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已经经历的,所以只知道照惯例办事;由于思考未来,各种事情都是他所未经历的,因此常常敢于破格。老年人常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常喜欢行乐。因为多忧愁,所以容易灰心;因为要行乐,所以产生旺盛的生气。因为灰心,所以怯懦;因为气盛,所以豪壮。因为怯懦,所以只能苟且;因为豪壮,所以敢于冒险。因为苟且因循,所以必定使社会走向死亡;因为敢于冒险,所以能够创造世界。老年人常常厌事,少年人常常喜欢任事。因为厌于事,所以常常觉得天下一切事情都无可作为;因为好任事,所以常常觉得天下一切事情都无不可为。老年人如夕阳残照,少年人如朝旭初阳。老年人如瘦瘠的老牛,少年人如初生的虎犊。老年人如坐僧,少年人如飞侠。老年人如释义的字典,少年人如活泼的戏文。老年人如抽了鸦片洋烟,少年人如喝了白兰地烈酒。老年人如告别行星向黑暗坠落的陨石,少年人如海洋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不断延伸的大铁路。老年人如秋后的柳树,少年人如春前的青草。老年人如死海已聚水成大泽,少年人如长江涓涓初发源。这些是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的大致情况。梁任公说:人固然有这种不同,国家也应当如此。
词语释义
事事:1.做事。2.各种事情;每件事。
既往:(名)过去,也指过去的事:一如~|不咎~。
已经:(副)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走了|天~亮了。[近]曾经。[反]未曾。
知照:1.知会、照会。2.旧式公文用语。知悉之意,多用于下行文。
照例:照例,是汉语词汇,意思是照样;遵照常例,按照以前的惯例,照这以上的例子。出自《明熹宗实录》:“伏乞皇上敕该部查照有功员役,照例升赏,其所请钱粮酌令给发,责令登莱抚臣(袁可立)综核其事,无曰功不必核其虚饷,不必问其实。”
小提示:"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茅屋住山丘,丘中事事幽。
出自:秦夔的《南山小隐》
-
年年战频衄,事事泪堪横。
出自:刘敞的《闻韩范移军泾原兼督关中四路》
-
今年身愈老,事事觉全疏。
出自:俞桂的《夏晨偶作》
-
结侣向林丘,披襟事事幽。
出自:董其昌的《汪子归新安送别》
-
世间事事俱肮脏,身后人人归渺茫。
出自:王世贞的《壮歌行赠沈嘉则游闽》
-
那能无事事,事毕却心间。
出自:刘廷玑的《夏日漫成(其二)》
-
爆竹散千灾,从今事事谐。
出自:叶茵的《次守岁韵》
-
老来事事从他懒,写字赋诗不厌忙。
出自:缪思勃的《偶然作二首(其一)》
-
寺门修竹映长楸,景似江村事事幽。
出自:葛胜仲的《次韵何总管等慈寺诗二首(其一)》
-
李君抱朴深居处,曲几匡床事事幽。
出自:成廷圭的《藏李氏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