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huò jiāng fēng zhī , bù yì nán hū ? gōu jiàn néng qīn ér wù shī ,
小提示:"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吴王打算答应他。伍员说:“万万不可!臣听说:‘树立品德,必须灌溉辛勤;扫除祸害,必须连根拔尽’。从前过国的浇,杀了斟灌又攻打斟鄩,灭了夏王相。相的妻子后缗方怀孕,从城墙的小洞里逃走,回到有仍,生了少康。少康后来做了有仍的牧正,他对浇恨极了,又能警惕戒备。浇派椒四处搜寻少康,少康逃奔有虞,在那里做了庖正,躲避祸害。虞思两个女儿嫁给他,封他在纶邑,有田一成,不过十里,有众一旅,不过五百。但他能布施德政,开始谋划,收集夏朝的余部,使其专心供职。他派女艾去浇那里刺探消息,派季舒去引诱浇的弟弟豷,终于灭亡过国和戈国,恢复夏禹的功业,祭祀夏的祖先,以配享天帝,维护了夏朝的天命。现在吴国不如过国,越国却大于少康,如果让越国强盛起来,吴国岂不就难办了吗?勾践这个人能够亲近臣民,注重施布恩惠。肯施恩惠,就不失民心;亲近臣民,就不会忽略有功之人。他与我国土地相连,世代有仇,现在我们战胜了他,不但不加以消灭,反而打算保全他,这真是违背天命而助长仇敌,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姬姓的衰亡,指日可待呀。我国处在蛮夷之间,而又助长仇敌,这样谋霸业,行不通啊!”
词语释义
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国君。曾被吴王夫差打败,囚于吴国。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在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继而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小提示:"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出自:《勾践灭吴》
-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
出自:《勾践灭吴》
-
会稽勾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
出自:刘商的《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
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出自:韩愈的《答柳柳州食虾蟆》
-
当辙不回,勾践是避。
出自:郭璞的《螳螂赞》
-
我来勾践国,结交张公子。
出自:宋徵舆的《赠张燕客》
-
勾践池边醪易醉,田横墓上酒难浇。
出自:曾国藩的《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
记得斗牛曾伐岁,越王勾践合焦唇。
出自:陈恭尹的《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九)》
-
博间怒叱鲁勾践,筑后停邀秦舞阳。
出自:欧大任的《费郎行送民益谪倅郧阳》
-
勾践城何处,西施宅有村。
出自:顾璘的《会稽杂咏同周观察作八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