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教子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代尚仲贤的《杂剧·洞庭湖柳毅传书》
拼音和注音
dì yī zhé jiào zǐ gōng shū zhì wèi chóu , sāng yú mù jǐng qiě yān liú 。
小提示:"第一折教子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桑榆: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比喻晚年。
淹留:(书)(动)长期逗留:何事苦~|~他乡。
第一:(数)①排在最前面的:他考了~名。②比喻最重要。
一折:伸直拇指和食指,两指尖的距离叫一折。
暮景:傍晚的景色。比喻人晚年时的景况
教子:教子jiàozǐ在洗礼时某人为教父,而教父保证将其教养成为基督徒
桑榆暮景:桑榆:桑树和榆树。暮景:黄昏时的景象。日落时,照在桑榆树梢上的落日余晖,一派黄昏景象。比喻人到晚年。也作“暮景桑榆”。
小提示:"第一折教子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
出自:杨广的《纪辽东二首》
-
池塘多谢久淹留,长得霜翎放自由。
出自:李中的《放鹭鸶》
-
眷言昔游践,回驾且淹留。
出自:虞世南的《奉和至寿春应令》
-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出自:孟浩然的《襄阳公宅饮》
-
幽魏多壮士,意气相淹留。
出自:杜牧的《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
泰山东望走群龙,直上天门第一峰。
出自:王安舜的《登泰山》
-
银蟾皎洁,第一团圞时序。
出自:陆求可的《传言玉女》
-
升平楼下胪传日,共指中朝第一人。
出自:葛胜仲的《叶佐卿见和复次韵答之》
-
车马尘空山郭路,桑榆景好夕阳天。
出自:谢迁的《雨后再过山庄述怀呈雪湖六首(其一)》
-
夏景苦桑榆,聊以障西坠。
出自:徐渭的《理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