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危补阙同台谏,下直天街尚清晏。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末清初龚鼎孳的《春夕行饮孙少宰北海斋中同秋岳赋》
拼音和注音
shí wēi bǔ quē tóng tái jiàn , xià zhí tiān jiē shàng qīng yàn 。
小提示:"时危补阙同台谏,下直天街尚清晏。"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街:星名。京城中的街道。
补阙:1.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杜预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2.官名。唐武后垂拱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北宋时改为司谏。南宋及元明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3.引申为弥补缺漏。吴格《<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下直:在宫中当直结束;下班。
小提示:"时危补阙同台谏,下直天街尚清晏。"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无涯逸兴不可收,马蹄慢踏天街道。
出自:邵雍的《秋日饮后晚归》
-
纷纷祥瑞天街落,四海消除黎庶灾。
出自:张寿卿的《杂剧·降桑椹蔡顺奉母》
-
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漂花下白云。
出自:罗邺的《流水》
-
帘卷天街人隘路,满城喜望清尘。
出自:张抡的《临江仙(车驾朝享景灵宫,久雨,一夕开霁)》
-
香车绣幰开长乐,十里天街铺锦箔。
出自:于慎行的《凤台曲》
-
天街雪净路无泥,待茁河桥柳万稊。
出自:顾印愚的《河桥春望》
-
夜半天街灯火收。
出自:吴潜的《长相思(其三)》
-
驷里飞觞酣玉液,天街叠鼓候金羁。
出自:宋祁的《赠吴太博二首(其一)》
-
暖扑东华尘,寒蹋天街冻。
出自:唐烜的《二哀诗.王湘岑参戎》
-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出自:欧阳修的《清明赐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