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辩接天人,清言洞名理。

出处

出自隋孙万寿的《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

拼音和注音

yīng biàn jiē tiān rén , qīng yán dòng míng lǐ 。

小提示:"英辩接天人,清言洞名理。"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人:1.古指天和人;天道和人道:故明于~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2.道家指有道之人:不离于宗,谓之~(《庄子·天下》)。3.旧指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4.指天理人欲。5.仙人、神人。形容容貌出众或才能过人的人。

名理:名称与道理。特指魏晋及其后清谈家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异。

小提示:"英辩接天人,清言洞名理。"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孙万寿

孙万寿

孙万寿(?~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人。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仁寿初,征拜豫章王长史,大业元年(605)转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万寿不自安,因谢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时年五十二。万寿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诗九首。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