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hàng zé fù guó , xià zé fù jiā 。
小提示:"上则富国,下则富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粮食就缺乏;工人不生产,器物就缺乏;商人不转运,粮食、器物、财货就断绝;虞人不生产,财货就缺乏。”财货缺乏,山泽中的资源就不能开发了。农、工、商、虞这四种人的生产,是人民赖以穿衣吃饭的来源。来源大就富足,来源小就贫困。来源大了,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裕,贫富全靠自己。富了也没人掠夺他,穷了没人给他东西,而聪明的人有余,愚笨的人不足。姜太公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都是盐碱地,劳力很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妇女纺线织布,尽力施展她们的技巧,并且使本地的鱼盐流通外地。老百姓用襁褓背着孩子络绎不绝地归聚到那里,真如同车辐凑集于车毂似的。因而齐国产的冠带衣履,行销天下;东海和泰山之间的各小国的国君,都拱手敛袖恭恭敬敬地来齐国朝见。后来,齐国中途衰弱,管仲又修订了太公的政策,设立了调节物价出纳货币的九府。齐桓公就借此称霸,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因而管仲也奢侈地收取市租。他虽处陪臣之位,却比列国的君主还要富。因此,齐国的富强一直延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
全诗
相关名句
-
便好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出自:马致远的《杂剧·半夜雷轰荐福碑》
-
则俺这出家儿受用,强似您这富家郎。
出自:《杂剧·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
儿即富家业,玩好方爱奇。
出自:元稹的《大觜乌》
-
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
出自:陈烈的《题鼓门大灯笼》
-
富家尽栽松柏林,葬时装敛帛与金。
出自:刘崧的《后掘冢歌》
-
富家菊谱签银榜。
出自:欧阳玄的《渔家傲》
-
富家有粟仓廪闭,贫户有鸡卖无地,曷安尔身为尔计。
出自:姚燮的《哀雁》
-
少年固已富家学,筮仕聊称梅子真。
出自:李吕的《贺吴守被召》
-
良田广宅富家事,万壑千岩逋客期。
出自:白子仪的《初伏后偶书呈抑之》
-
海畔农家流,多佃富家土。
出自:林朝崧的《夏日田家杂兴三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