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uī wú yǒu zhì , shuí néng jiān zhī ? gǒu yǒu míng xìn ,
小提示:"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开诚布公互相谅解地行事,用礼教约束,即使没有抵押,谁能离间他们呢?假如有真诚的信用,山涧溪流中的浮萍,蕨类水藻这样的菜,装在竹筐铁锅一类的器物里,用低洼处沟渠中的水,都可以供奉鬼神,献给王公为食,何况君子缔结两国的盟约,按礼去做,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啊?《国风》中有《采蘩》、《采苹》,《大雅》中有《行苇》、《泂酌》诗,都是昭示忠信的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直气苟有存,死亦何所妨。
出自:孟郊的《答卢仝》
-
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
出自:元稹的《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
-
吾生苟有怀,詹尹何用卜。
出自:许天锡的《休沐示同志》
-
苟有诚信,金石为开。
出自:张嵲的《绍兴圣孝感通诗》
-
古书虽满腹,苟有用我亦随世。
出自:苏轼的《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
-
物苟有至性,造化亦无权。
出自:张实居的《九日王秀才携酒至》
-
指挥苟有向,风行草争靡。
出自:顾清的《送陈玉畴提学南畿》
-
片语苟有会,恍惚动眉须。
出自:释函可的《借书四首(其三)》
-
不朽苟有托,年岁任其阑。
出自:王祎的《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七)》
-
可以艺麻多笋蕨,苟有一丘吾计决。
出自:陈傅良的《赴桂阳道中喜晴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