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初出海门山,千里平沙转面间。

出处

出自宋陈师道的《十七日观潮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cháo tóu chū chū hǎi mén shān , qiān lǐ píng shā zhuǎn miàn jiān 。

小提示:"潮头初出海门山,千里平沙转面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平沙:指广阔的沙原。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出海:出海chūhǎi∶船只离开停泊地点驶往海上出海捕鲸∶到海上活动、工作当他们出海三天之后,天气转晴了

潮头:潮头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意思是cháo tóu,意思是潮水的浪峰。出自《北固晚眺》。

小提示:"潮头初出海门山,千里平沙转面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