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bù jì yǔ cóng hé qǐ , dà gài shuō cháng ān dēng kē 、 hán shǐ bào xìn chí zǎo yún ěr 。
小提示:"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捉蟋蟀,你紧跟我捋袖伸臂,抢着捕捉;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同我一起挖穴埋葬它们。今天我收殓你的尸体,给你安葬,而当年的种种情景,却一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发髻,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刚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啧啧”称赞。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一定还清楚地记得。我二十岁去广西,你牵住我的衣裳,悲伤痛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桌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相视而笑,记不得当时话是从哪里说起,大概是说了些在京城考进士的经过情况以及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就一天也不能忘却。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这些儿时的情状,一条一条详细地记录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使年光可以倒流回去,儿童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实的了。
词语释义
长安:县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连渭河平原。
登科:(动)登第。
云尔:语末助词,表如此而已的意思。
报信:(动)把消息通知人:通风~|派人~。
大概:(名)大致的内容或情况:我只了解个~。[近]大略。[反]详情。②(形)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的印象。[近]大约|大致。[反]详尽|详细。③(副)很可能:他~不会来了|~有几里地。[近]大约。[反]肯定。
迟早:早或晚、早晚。指不拘时间快慢,一定会发生。
小提示:"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情深最难话别,愿长安此去,
出自:赵我佩的《台城路.辛亥秋送丽轩入都》
-
不识长安行乐地,三衣明月一肩还。
出自:释函可的《喜耀宗受具还》
-
山中桂树漫留连,回首长安在日边。
出自:邓云霄的《赋得春风芳草篇送比部梁卓卿转饷边镇便道归粤东》
-
秋空举目长安迥,万仞遥瞻彩凤翔。
出自:陈吾德的《送黄云原入都》
-
皇州盛丽可想见,今日长安古蓟丘。
出自:欧大任的《皇州春色歌送余君房沈肩吾》
-
欲泛剡溪船,路长安可适。
出自:梅尧臣的《九月都下对雪寄永叔师鲁》
-
天西日落长安近,塞外云开滴博收。
出自:项安世的《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其一)》
-
试比长安水边景,只无饥客为题诗。
出自:范成大的《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
子到长安谨交友,杜门切勿混莸薰。
出自:陈宓的《送师道弟调选》
-
自惭遮日长安道,深愧渔蓑浪漫身。
出自:李洪的《和人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