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让也,是非也,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cí ràng yě , shì fēi yě ,
小提示:"辞让也,是非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在天称为“命”,秉赋于人称为“性”,作为人身的主宰称为“心”。心、性、命,是一个东西。它沟通人与物,遍及四海,充塞天地之间,贯通往古来今,无处不存,无处不是同样,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所以它是永恒不变之道。它表现在人的情感里,便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它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便是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兄弟之序,朋友之信。因此恻隐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也就是亲、义、序、别、信,是同样一件东西;都是心、性、命。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即永恒不变之道。这永恒不变之道,用以阐述阴阳盛衰的运行,便称它为《易》;用以表明纪纲政事的施行,便称它为《书》;用以传达歌咏性情的感发,便称它为《诗》;用以显示体统仪节的表征,便称它为《礼》;用以宣泄欣喜和平的跃动,便称它为《乐》;用以辨别真假邪正的标准,便称它为《春秋》。因此阴阳盛衰的运行,以至于真假邪正的评价,同样是一个东西;都是心、性、命。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真理,唯其如此所以称为六经。六经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心中永恒不变之道。因此《易》这部经,是记我们内心的阴阳盛衰的经:《书》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纪纲政事的经;《诗》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歌咏性情的经;《礼》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体统仪节的经;《乐》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欣喜和平的经;《春秋》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真假邪正的经。君子的对待六经,省察心中的阴阳盛衰而使之及时运行,这才是尊重《易》;省察心中的纪纲政事而使之及时施行,这才是尊重《书》;省察心中的歌咏性情而使之及时感发,这才是尊重《诗》;省察心中的体统仪节而使之及时表露,这才是尊重《礼》;省察心中的欣喜和平而使之及时跃动,这才是尊重《乐》;省察心中的真假邪正而及时地辨明,这才是尊重《春秋》。
词语释义
是非:1.对与错;正确和谬误:明辨~。2.口舌;纠纷:招惹~。搬弄~。3.评论;褒贬
辞让:(动)谦让不受;客气地推让:他~了一番,才在主席台就座。[近]谦让。
非也:非也即“不是”或“不对”的意思,多用于强调或口头禅。
小提示:"辞让也,是非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是非不属闲人耳,月自当空水自流。
出自:钱亿年的《呈盛逢时》
-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出自:陆游的《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
满目浮荣何与我,只赢得一场闲是非。
出自:魏了翁的《洞庭春色(再用初八日韵谢通判运管以下)》
-
莫道是非终日有,果然不听自然无。
出自:高明的《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
大都来一时事,搬弄出千载因,辨是非好歹清浑。
出自:贾仲明的《【双调】凌波仙 吊关汉卿》
-
缘分薄,是非多,展旗幡硬并倒十数合。
出自:张可久的《【越调】寨儿今_春晚次韵红》
-
惭愧,这是非对着也。
出自:王实甫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庆团园(第五本)》
-
【赚煞尾】我如今跳出是非场,抹下了这功劳簿。
出自:《杂剧·随何赚风魔蒯通》
-
是非不在天公鉴,那道轮回近得俺。
出自:王伯成的《【般涉调】哨遍_项羽自刎虎》
-
向是非海内,入我丛中,将那等不晓事的愚迷劝。
出自:石子章的《杂剧·秦修然竹坞听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