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ū xún yòu yuē : gōng zhī ēn zài ěr xīn , ěr sǐ zài ěr zǐ sūn ,
小提示:"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情,一定要记在心里;即使你们死了,也要让你们的子孙记在心里。他的丰功伟绩,已经在史官的史册上有记录了,不需要再画像了。况且张公不想这样做,那又怎么办呢?”众人都说:“张公不会理会这些事的。就是这样,我们的心里很是过意不去的。就是在平时听说有人做件好事,还要问那人的姓名和他的住处,还有那人的身形、年龄大小、面容等基本情况呢;还有一些人,还要问到他的生平爱好,是为了更好地推测他的人品。这些人也是史官写入他的传记里的,主要是想让天下人不仅记在心里,还要时刻出现在眼前。音容在人们的眼睛中时常闪现,所以才会记得更加久远啊。因此,画像也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苏洵听了,无言以对,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画像记。
词语释义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裔。
小提示:"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出自: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广延墨客收经籍,已见丹朱及子孙。
出自:张素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香传丹桂子孙贤。
出自:石麟的《鹧鸪天(寿逸老堂主人,年八十二)》
-
是刘家的子孙阿!引孙也,怨人怎么?则叹我的命运。
出自:武汉臣的《杂剧·散家财天赐老生儿》
-
学范蠡归湖,张翰思莼,田园富子孙。
出自:张可久的《【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
-
到底马家子孙,要来争这马家的家计,我一分也动他不得了。
出自:李行甫的《杂剧·包待制智赚灰栏记》
-
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
出自:左丘明的《郑庄公戒饬守臣》
-
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出自:方孝孺的《深虑论》
-
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
出自:《孙泰》
-
实至尊之所御,保延寿而宜子孙。
出自: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