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6的分成》大班教案(通用3篇)

《6的分成》大班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25

《6的分成》大班教案(通用3篇)

《6的分成》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黑板上画上两座房子、房子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猫卡片

  活动过程

  复习5的分解组合、

  对对碰

  教师:我说五、

  幼儿:我对五、

  教师:5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1和4。

  教师:5可以分成4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4和1。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许多小动物都收到了树妈妈的信、你们猜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呀?(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小熊猫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小熊猫,将6只小熊猫分在两座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3、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1)(5)1+5=6

  (2)(4)2+4=6

  (3)(3)3+3=6

  (4)(2)4+2=6

  (5)(1)5+1=6

  (3)、请幼儿读黑板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5和1。

  (三)、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动中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6的分成》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内容

  本堂课是幼儿在学习了2345,6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基于幼儿对数概念比较不理解,教材通过操作、观察,让幼儿反复进行6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从而形成数概念的意识。

  本节课,属于数概念的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口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活动室里的环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展现一环环的活动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现在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二、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所以我制定出本次的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尝试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能力目标)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情感目标)

  重点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难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归纳出两边数列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1、每6人一组,每组没人一份画有空白圆卡片的纸板

  2、每人一份水彩笔

  3、每组一份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复习5的组成。

  出示数字5(刚刚复习的小圆片)老师手里拿着板子展示“我有1个小圆片?你有4个小圆片”我有2个,你有并记录在表格中。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学习6的分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大班幼儿具有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点,我安排了操作圆形卡

  片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5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

  4、找一找,合一合(学习6的组成)。

  还是按照之前复习5的方法来归纳出6的组成。并记录在表格中。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幼儿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同时要求他们进行记录和同伴交流,有利于发展他们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5、游戏出活动室《小蝌蚪找妈妈》。

  根据第4环节中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引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景,按照幼儿自己分解出的答案做游戏:1只蝌蚪前面游,5只蝌蚪后面游;2只蝌蚪前面游,4只蝌蚪后面游这样教学前呼后应,让幼儿兴致浓浓地在复习6的分解和组成中结束本节课。

  五、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动手操作实践,幼儿人手一套教具,人人能动手动脑,练习次数多,密度高,有利于幼儿熟练地掌握6的分解,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老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可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幼儿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过程,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

《6的分成》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成,进一步掌握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2、初步理解数的分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图片,小老鼠头饰各6个,鼠妈妈头饰一个。

  2、画有小河的图画一幅,西瓜形状的小船图片两个。

  3、1———5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兔年),从而引出小老鼠。

  2、讲故事,学习6的分成

  老师出示图片并讲故事,“老鼠妈妈有6个孩子,它们6个一起去外面郊游,天色晚了,它们要赶回家去,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它们要乘坐两条西瓜船过河,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这6只小老鼠乘上西瓜船过河回家,好吗?”

  (1)先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一条西瓜船,另外6只小老鼠坐上另外一条西瓜船,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1和5,并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1和5。

  (2)根据以前所学分成的数的互换规律,将以上分成的两个数互换为6分成5和1。

  (3)老师让乘坐5只小老鼠的西瓜船“下沉”,告诉幼儿,这条小船载不下这么多的小老鼠,怎么办?引导幼儿让这条船上的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另一条西瓜船,然后让幼儿观察现在6只小老鼠分成了几只和几只?老师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2和4。

  (4)用以上互换规律将6分成2和4互换为6分成4和2。

  (5)让幼儿一起看现在两条西瓜船能不能过河,然后老师让乘坐4只小老鼠的船仍然下沉,和幼儿一起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再乘上另外一条船,再让幼儿说出这次分成的结果,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6分成3和3。

  (5)老师操作图片并告诉幼儿:小老鼠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可以安全过河了。

  3、师生共同将分出来的结果:6分成1和5,6分成5和1,6分成2和4,6分成4和2,6分成3和3,用分成出来的两个数左边一个数依次多1,右边一个数依次少1的方法整理为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为3和3,6分成4和2,6分成5和1。

  4、玩游戏巩固6的分成

  (1)老师告诉幼儿:“小老鼠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安全的回到了家,正在家门口玩耍,现在天要黑了,鼠妈妈来叫它们回洞了,它们家住着两个洞,现在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玩小老鼠回洞的游戏,好不好?”

  (2)请几位幼儿上来分成两组手拉手上举组成两个洞,然后请6位幼儿上来带上头饰扮演小老鼠,老师带上头饰扮演鼠妈妈,当“鼠妈妈”说:“天黑了,小老鼠们快回洞”,6只小老鼠分别跑进两个洞里,这时让下面的幼儿一起数一数每个洞里各有几只小老鼠,然后说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

  (3)同样的'方法,再换几位幼儿上来玩游戏,得出不同的结果。

  5、跟音乐玩“找朋友”游戏

  每次找10位幼儿,每人胸前戴上1—5数卡中的任意一张,老师向幼儿说明游戏玩法:胸前数字可以组成6的两位小朋友是“好朋友”,当老师琴声响起时,做游戏的小朋跟着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人互相敬礼,握手,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这时老师与其他小朋友来看每对好朋友找的对不对,老师对做游戏的小朋友分别进行奖励。

  6、老师总结所学内容,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完全沉浸在助人为乐的过程当中,不停地开动小脑筋去为鼠妈妈想办法,一次又一次的把六个鼠宝宝按不同的数量分到了两条西瓜船上,很自然的掌握了6的各种分法,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掌握了知识,我也特激动。激动之余,我也要反省自己,在作课的时候因为一些孩子思维敏捷很快知道了答案,结果未能给反应相对较慢的孩子更多的思考时间,再有就是游戏时间还不够,孩子显得意犹未尽,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会更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给孩子更多自有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更加愉快!

《6的分成》大班教案(通用3篇) 相关内容:
  • 大班《寒假安全》教案模板(通用13篇)

    活动目标: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关于大班教案(精选13篇)

    活动目标:1.学习双人合作在有间隔的纸板上又快又稳的走过,发展平衡及协调能力。2.探索双人配合走过有间隔的物体时相互协调的方法。3.有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协调一致,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 慌慌张张的莎莎大班教案(通用2篇)

    活动目标:1.学习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莎莎的动作表情。丰富词汇:慌慌张张。2.能结合图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莎莎迟到的原因。3.懂得做事要有条理,为上小学做准备。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 大班新学期语言教案模板(精选3篇)

    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图谱的方式学念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特点。2、在游戏表演中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活动准备:ppt图谱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引起兴趣。1、师:洪老师邀请你们看一段表演,听听小演员说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告诉我。...

  • 《多彩的民族》大班教案(通用2篇)

    活动目标1、能辨认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2、初步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征,感受他们文化风情。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 大班教案房子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房子主题生成:幼儿在参观幼儿园附近的生活小区时,看见很多房子在装修,提出了很多问题“房子是怎样建成的?房子外面白颜色的是什么?是谁在建房子……于是我们开始进行“房子”的探究活动。...

  • 植树大班教案(精选4篇)

    活动设计背景现在我们有些孩子生活无忧无虑,社会环境意识淡泊,在公共场所乱摘花草,攀登拆枝现象突出,为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不可怠慢的事。...

  • 美术最美劳动者教案大班集合(精选2篇)

    【活动目标】1、欣赏天鹅视频,感受并发现天鹅的不同姿态,从而大胆进行绘画活动。(难点)2、学习使用粗细不同的笔,表现天鹅的不同姿态。(重点)3、通过创作天鹅,感受色彩对比产生的美感。...

  • 《春》大班教案(通用16篇)

    (一)课题名称:春之韵—风筝翩翩飞(二)教材简介: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大自然的景色已悄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踏青、观赏自然的同时,“放风筝”成了孩子和家长休息日里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 《秘密》大班教案(精选17篇)

    活动目标1、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的。2、知道水会随温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状态。3、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节约用水。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 《微笑》大班教案(通用17篇)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2、体验微笑给人带来的快乐情绪,感受小蜗牛善良、爱朋友的美好情感。3、探索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知道关心他人,萌发爱心。活动准备1、小蜗牛写给小朋友的一封信。...

  • 年大班教案(精选12篇)

    活动目标①学习用剪、粘的方法制作拉花。②感受不同的色彩和新年红红火火的欢乐气氛。③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④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重点难点①学习用剪、粘的方法制作拉花。...

  • 《大嘴巴》大班教案(精选13篇)

    教学目标:1、认识“>”、表示其关系。教学准备:教具:方格纸 ,数字(1—9),符号。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 《枇杷》大班教案(精选2篇)

    活动目标1、学习用两笔画圆法表现枇杷,并添柄连接成串。2、尝试通过控制毛笔水分的多少来表现枇杷的色彩浓淡变化。3、大胆添画细节与背景。活动准备1、幼儿有添画盘子、篮子的经验。2、枇杷实物、图片。3、国画工具材料。...

  • 《变脸》大班教案(精选15篇)

    活动目标:⒈能根据五官的基本特点,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创造性地表现人的脸部和五官。⒉体验想象、夸张等作画技巧带来的趣味。活动准备:⒈教师示范用纸,画笔。⒉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一页。...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