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中班语言《骆驼》教案(通用2篇)

中班语言《骆驼》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14

中班语言《骆驼》教案(通用2篇)

中班语言《骆驼》教案 篇1

  一、侦探小故事《盲女孩关在哪间屋》引入

  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女在一个炎热的夏日被绑架了。家人交了赎金后,她在3天后平安回到家。少女告诉警察,绑架她的好像是一对年轻夫妇,她应该是被关在海边的小屋里:“在这间小屋里能听到海浪的声音,我好像被关在阁楼上。天气非常闷热,不过到了夜晚会有风吹进来。”

  警察在海边找到了两间简易小屋,一间朝南,一间朝北,主人都是一对年轻夫妇。不过这两间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找不出痕迹。

  后来警察根据一些情况,立即做出了判断。这些情况是:

  (1)两间小屋结构几乎完全相同。只是阁楼的小窗一个朝北,一个朝南;

  (2)海岸面向海的方向是南面,北面对着丘陵;

  (3)少女被关的3天都是晴天,而且一点风也没有。

  那么,你知道少女被关在哪一间小屋里吗?

  二、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一个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四兄弟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这个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丢失的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丢失的骆驼》。(板书课题)

  2、围绕课题质疑。(丢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找到了吗?怎么找到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质疑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四、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四兄弟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四兄弟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四兄弟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四兄弟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大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二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三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四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四兄弟能指点骆驼主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四兄弟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 践方面来谈。)

  6、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丢骆驼人的心理变化。(课件出示丢失骆驼人心里变化的句子)  朗读时要读出语气的变化,表达丢骆驼人焦急、高兴、激动、猜忌的情感变化。

  7、本文对话较多,而且对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人物的心理活动都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分角色朗读丢失骆驼人与四兄弟的对话,学习“说”的三种表达方式。(课件出示“说”的三种表达方式的句子)

  8、教师总结。

  四兄弟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所以我们看待问题要细致,角度要细致,要全面,要从客观出发。

  五、编排课本剧,演一演这个故事。

  六、拓展练习: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骆驼主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四兄弟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中班语言《骆驼》教案 篇2

  (一)检查复习。

  1.生字词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讲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问:商人最后找到骆驼了吗?从课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2.引读第四段

  问:“果然”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问:商人丢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

  板书:左脚有点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了一颗牙齿

  问:老人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吗?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

  引读“对话部分”

  问:在对话部分,哪几句是老人问的?哪几句是商人说的?

  指名分角色朗读

  问:如果在这部分内容中加上“商人问”、“老人说”好不好?

  指名分角色朗读(加上提示语)

  问:哪种写法好?为什么?

  师:(两人说话时,没有第三人,可省略提示语,在本课中省略提示语使文章语言简洁,对话紧凑,更能表达商人急切心情)

  问:从对话中看看商人说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着急—高兴—生气)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忿忿”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问: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呢?

  读读、划划、议议

  问:老人说的话共有几句?哪几句是说老人怎么知道骆驼的特点的?

  板书:看见

  又看见

  还看见

  幻灯:出示一句

  (1)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问:这句话写什么?哪些是老人看到的?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脚印右深左浅

  出示脚印图片

  观察、思考、讨论:

  为什么脚印深浅不同?与脚跛有什么关系?(可找同学做脚跛走路的动作,体会一下。)

  问:老人怎样从脚印深浅得出左脚跛的结论的?

  板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问:这句话的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练习:加上“因为……所以……”说这句话。

  问:如果先说结果,后说原因该怎样说?

  幻灯:

  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幻灯:

  (2)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自学讨论:(方法同上句)

  板书:左有蜜右有米

  用“因为……所以……”说话

  填空: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那是因为__。

  幻灯:

  (3)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分组讨论:

  这句话写什么?哪些是老人看到的?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树叶的牙齿印

  出示树叶图片

  观察:图片上的牙齿印与一般的有什么不同?

  问:从这个现象中老人想到什么?说明什么?

  句式练习:(同上)

  小结:从这三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老人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问:后来,老人怎样指点商人的?

  师:老人前面说的是骆驼的特点,后面说这只骆驼往哪儿去了,在这两个问题之间作者用什么词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至于)

  讨论:老人为什么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如果根据漏落在地上的米和蜜、骆驼啃过的树叶能不能找到骆驼?为什么?(虽然三个条件都可以作为找到骆驼的线索,但最可靠的条件是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理解“不紧不慢”,读出语气)

  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观察插图,叙述图意。

  (四)朗读全文。

  提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中班语言《骆驼》教案(通用2篇) 相关内容:
  • 中班语言《丑小鸭》教案(通用16篇)

    活动思路:幼儿到了中班以后,交往的圈子也越来越大了,他们渴望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他人,从而为健康的个性的形成奠定基础,这是很有必要的。...

  •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我班有个小问号》(通用2篇)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好奇、好问,求知欲强,他们看到自然界中和生活中不理解的地方总是喜欢问“为什么”。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用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作为素材,让幼儿大胆提问并尝试用绘画和记录的方式学习仿编儿歌,激发他...

  • 小气球中班语言教案(精选5篇)

    活动目标:1、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种辅助材料胆探索气球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创造力。2、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快乐情绪,体验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1、彩色气球若干(数量多于幼儿人数),预先放置在活动室中间,用白布遮盖。...

  • 中班语言《数字歌》(通用17篇)

    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家乡的话是话,并能区分话和普通话。2、能根据图片理解童谣的内容,并学习用方言念童谣。3、感受童谣的节奏变化和押韵的乐趣,并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 中班语言《重阳节》教案(通用15篇)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2、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3、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 中班语言教案《家》(通用16篇)

    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的情感。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创编诗句,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中班语言尾巴歌教案(精选4篇)

    设计意图:本词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看图讲述让幼儿知道应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并学说一边······一边······。活动目标: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知道应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 中班语言妈妈的怀抱教案(精选6篇)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3.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好妈妈》。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 春晓中班语言教案(精选3篇)

    教学内容:1.学唱《春晓》2.采集与分享―寻找身边的春天教材分析:这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情的歌曲。歌词描绘了雨后清晨鸟语花香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曲调为一段体,四四拍。...

  • 中班语言优秀说课稿(精选14篇)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春天的电话》,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春天的电话》是未来出版社根据最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编写的中班下册语言领域的一则童话故事,...

  • 中班语言《春雨》(精选12篇)

    设计思路: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雨》是我们春天主题活动中的一篇散文诗作品。从散文诗本身来看,它的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拟人化的语句描绘了春雨给万物生长带来的变化,把整个大地越变越美。...

  • 中班语言:小猴卖“○”(精选7篇)

    中班语言:吖小猴卖“○”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分析、判断出各个小动物的“○”表示什么。2、对圆形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环境材料准备动物图片、各种圈的图片、故事、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 中班语言太阳教案(精选6篇)

    教材分析《太阳》是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

  • 中班语言优质教案(精选17篇)

    目标:1、通过学念儿歌,使幼儿认识并记住目的字,丰富幼儿的词汇量。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认字的兴趣。准备:水果图圈、录音机挂图重点:认识目的字难点:记住目的字过程:一、观察图片1、 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2、 图上画了...

  • 中班语言小雨滴教案(通用5篇)

    活动目标知道呱处的地方要停住。感受乐曲带来的欢快情绪。听辨不同的节奏型 X┃、 ┃的节奏型,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示。活动准备PPT课件;之前已经熟悉小雨滴的儿歌;活动过程一、师生律动进场师:这些小小气象员们真厉害,我们来学学它们吧...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