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讲秩序教案(精选2篇)
中班社会讲秩序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讲文明、谦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是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先已后人的一种自私现象。针对本班幼儿人数较多,在就餐、玩玩具、上厕所排队等存在秩序混乱等现象,很有必要给小朋友上一堂有关文明秩序的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学习互相谦让,知道人多时要排队,不拥挤。
2、从小培养幼儿讲次序的文明行为。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排队。
难点: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次序的习惯。
活动准备
玩具一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把一筐好玩的.玩具放在桌上,请全班幼儿同时上来拿,教师不提任何要求,观察幼儿是如何拿玩具的,并记住被挤的幼儿。
(1)提问:,刚才你们拿玩具时觉得怎样?(教师有意提问被挤的幼儿)
(2)讨论:
1、应该怎样拿玩具才能又快又不拥挤?
2、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排队呢?为什么?
3、教师归纳:比如,看病要排队,买东西、玩滑梯要排队,就餐要排好队领饭。
二、请幼儿排队拿玩具到室外玩。
(1)指导幼儿有秩序地拿玩具。
(2)教师及时制止个别幼儿还抢、挤的现象,并请他重新排队。
三、小结:在生活中,因为想做同一件事的人很多,每个人都能谦让一点,都
能自觉讲秩序,自觉排队,不挤也不抢,我们的心情就会很愉快,做事情就会又快又好。
本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意识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认识到排队、谦让的必要性。不过谦让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甚至是一次教学活动就能使幼儿自发产生的,需要老师、家长在以后的生活、活动中不断强化,才能使幼儿养成自觉遵守次序的习惯。
中班社会讲秩序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升入中班之后,应在各方面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出榜样,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之前,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去观察小班孩子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为,从让孩子意思到我们和小班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师:今天中午散步的时候,钟老师是不是带你去楼下了呀?那我们去干什么了呢?
(我们去楼下看小班的弟弟妹妹了)
二、让幼儿通过与小班的弟弟、妹妹比较,了解自己的变化。
1、让幼儿通过回忆自己所看到的,感知到自己的变化。
师: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你看到的弟弟妹妹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看到的)
教师小结: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上幼儿园时会哭,我们现在上幼儿园不会哭了,还能够不要爸爸妈妈陪就能够进行活动了。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不会系鞋带,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本领,能够自己的穿脱衣服了。
2、让幼儿意识到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
三、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中班的小朋友。
1、让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的情景。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应该怎么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
师:我们在小班的时候,中班的哥哥、姐姐是怎么样对我们的呀?他们有事怎么样和我们一起玩的呢?现在你们也长大了,成为了中班的的哥哥姐姐,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呢?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游戏时要怎么样做呢?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让幼儿知道自己升入中班了。应比以前表现的更好、更能干。
师:我们现在已经会做什么了呢?我们怎么样做的呢?(教师举出多种情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已经会很多的事情了。)
3、教师引导育儿从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等方面对自己提出要求。
师:现在我们都是长大很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现在请你们说一说到了中班自己该怎么样做了?
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师:大家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中最小的弟弟妹妹了,而是小班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了,因此要给小班弟弟、妹妹做好榜样,认真学本领,每件事都要比以前做的更好了,真正像哥哥姐姐的样子,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