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清明节手工教案(精选5篇)

清明节手工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04

清明节手工教案(精选5篇)

清明节手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清明节手工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包装盒是孩子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的物件,可讲到处可以见到(饼干盒、Milk盒、药物盒……)但是孩子对立方体的认知对错常朦胧的,而且非常难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去。可是相对于幼儿园大班小孩而言,已然具有了初步的逻辑推演能力、操作、探究是他们的最爱,所以,在孩子认知了正方形的前提上,通过孩子的自由探究,来开展这一次教育教学。

  教学目标:

  1、加强对正方形的认知,清楚建筑示意图形与立体的不同之处。

  2、初步了解立方体,明白其名字与最突出的特点。

  教学预备:

  圣诞长辈、大、小包装盒(每人一个)、正方形小卡片、剪刀、彩色笔(每人一个)、种种装扮教学材料(皱纹纸、亮光纸、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展示圣诞长辈,激起孩子兴致。教师:ChristmasDay马上到啦,圣诞长辈给孩子们送来了礼品,我们一块儿来瞅瞅是啥吧?(展示包装盒)好漂亮的礼品盒,里头会是啥哩?打开瞅瞅圣诞长辈为何要送我们这一些礼品哩?它想让孩子探究一下这一些包装盒有何奥秘?

  二、启发孩子了解平面与立体的不一样及立方体的特点。

  1、每个孩子一包装盒开展自由探究。教师:你们手上的包装盒一样吗?请跟周围的.好伙伴比比,哪儿不同?总结:它们的大小、高低、图形不同。

  2、展示正方形小卡片与一立方体的包装盒,观测和察看比较正方形与包装盒有何不一样与一样?

  《1》请孩子把包装盒的盖打开,瞅瞅里头另外还有啥?(正方形卡纸)

  《2》正方形的特点是啥?(4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3》请你们比比,正方形与包装盒有何一样与不一样点?总结:正方形的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包装盒的每一个面均是正方形的。

  3、通过立方体包装盒,让孩子清楚正方形有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1)“请孩子瞅瞅包装盒的这一个面,它是正方形,那正方形有几个面哩?”(一面)

  (2)“包装盒有很多个面,请你想方法数一下,共有几个面?”(启发孩子用彩色笔的6种色彩做标识,也可写6个数字,也可有规则的数)提问:你用何方式明白有6个面的?

  4、用与立方体的面一样大小的正方形开展探究得出立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

  (1)“包装盒有6个面,每个面均是正方形,哪每个面一样大吗?”

  (2)“你是怎样明白它们一样大的?”

  三、动手操作加强立方体的特点。让孩子在大包装盒里自由拿任何包装盒,讲出哪一些是立方体,哪一些不是?为何?“包装盒里另外还有礼品哩,谁来摸摸是啥?”

  四、请孩子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一些物品时立方体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时立方体的,谁能告知孩子你看见过哪一些物品?”

清明节手工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上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出示CAI《清明上河图》全图的画面)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幅我国古代绘画,想一想这幅画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交流)它是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幅绘画作品的。(板书:24 清明上河图)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本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三、自学《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

  课文里是分哪几个部分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呢?(板书:市郊景象、汴河两岸、市井街道)

  A.分组自学画面内容。(分成三组学习)

  B.汇报交流。

  1.《清明上河图》的市郊景象(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问题。

  (2)这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枝芽萌动、农田初绿。

  (3)这一部分写出了人们的哪些活动?给你总的感觉是什么?

  赶集的人们驮着货物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码头停泊数条大船,人们忙着搬运粮食,这些都准备进行交易。

  春意盎然,一派繁忙的景象。

  2.《清明上河图》的汴河两岸(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问题。

  (2)“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热闹非凡?

  不是一般的热闹,而是非常热闹。这从“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可以看出来。

  (3)“人声鼎沸”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作者能写出这些声音说明了什么?

  3.《清明上河图》的市井街道(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2)这一部分给你的总的感觉是什么?(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3)从哪儿看出这“繁荣昌盛的景象”?“百家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是什么意思?

  各行各业,五行八作的人们各自展示自己的绝活,在明媚的春天里,购物者人来人往,商家店肆生意兴隆。

  (4)街市上都有哪些人?课文里是怎样描写的?

  “士农工商”写出了人们的社会阶层;“男女老幼”写出了不同的性别和年龄;“骑马的,乘轿的”写出了他们的社会身份;“购物的,叫卖的”写出了买卖双方。无论阶层、社会地位、年龄性别,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四、自学第五、六自然段。(讨论、汇报)

  作者分三个部分详尽地描述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品的具体内容。这幅作品它又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对它怎样评价的呢?

  1.《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特点的?谁能找出来读一读?我们可以用书中的哪两个词语来形容?(板书:规模宏大、场面繁杂)

  2.对于这样的一幅作品,作者是怎样对它评价的?

  (板书:重要地位、历史价值、珍贵资料)

  它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

  五、指导朗读。

  本课虽然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对画面内容的描述生动具体,而且饱含着对作品赞赏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课文时要进入情景,对描述的画面必须展开想象,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界。

  六、朗读欣赏。(出示CAI)

  边看、边听、边想、边说。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市郊景象  重要地位

  《清明上河图》 汴河两岸 规模宏大,场面繁杂 历史价值

  市井街道  珍贵资料

清明节手工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4、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二、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清明节手工教案 篇5

  一、班会目的

  1、向同学们介绍清明节的由来与发展,相关的习俗、诗歌。

  2、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烈士的崇高革命精神,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激励师生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3、响应政府的号召,也是为了环保,提倡“文明清明,绿色清明”的祭奠活动,把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

  4、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加强学生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班会前的准备

  班上有10个小组,各小组抽签分工,然后按抽签结果,分别承担搜集有关清明节的相关知识、做PPT、写感想等。

  三、班会时间

  第六周五第6节

  四、班会步骤

  1、班主任导入

  2、第一个小组(梁达凯、孙天宇等同学)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3、第二个小组(陈绮雯、黎梓君等同学)介绍清明节的相关诗歌。

  4、第三个小组(梁柳珊、梁文宙等同学)介绍清明节祭奠的英烈(主要是广东的)。

  5、第四个小组(王玉媚等同学)介绍清明节的有关习俗。

  6、第五个小组(萧佩仪等同学)介绍近年来推行的绿色清明节的做法,并让同学们讨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绿色、文明祭奠先烈?

  7、全班畅谈过清明节的意义。

  8、全班同学宣誓

  9、班主任总结

清明节手工教案(精选5篇) 相关内容:
  • 清明节班会教案(精选9篇)

    活动目的: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 关于清明节有关教案(精选17篇)

    一、活动背景: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

  • 大班《清明节》教案(精选13篇)

    一、指导思想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按上级关于清明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进一步落实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确保我村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实现。...

  • 清明节缅怀先烈教案(精选5篇)

    一、活动时间x月x日—x月x日。二、活动目的通过祭扫“网上祭英烈”活动,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们的深深崇敬和怀念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学...

  • 《清明节》大班教案(通用15篇)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共同制定清明节春游计划,尝试安排自己的活动。2、在协商、讨论、分工等过程中提高同伴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集体观念。...

  • 《清明节》(通用15篇)

    一、活动目的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极好时机,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大班《清明节》教案(精选12篇)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2、通过活动感受体验哀思的情绪。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5、感受节日的气氛。...

  • 小班教案《清明节》集合(通用14篇)

    活动目的: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清明节主题的优秀班会教案(通用2篇)

    活动背景: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

  • 推荐大班教案《清明节》(精选13篇)

    设计思路: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

  • 《清明节》教案(通用14篇)

    一、活动背景: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

  • 大班教案《清明节》集锦(精选14篇)

    一、设计思路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

  • 关于清明节活动教案(精选15篇)

    活动目的: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2.学会古诗《清明》,并知道意思。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活动准备:幻灯片课件活动过程:借助幻灯片课件,进行下列活动:1.回忆春游的情景,并结合图片,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

  • 14 清明节(通用17篇)

    参与人员:大班全体幼儿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 小班教案《清明节》集锦(通用13篇)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教学重点: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