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4年(精选2篇)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4年

发布时间:2024-01-03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4年(精选2篇)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 篇1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边讲边实验。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 篇2

  一、教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新课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首先通过1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

  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

  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

  (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

  由于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会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

  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4年(精选2篇) 相关内容:
  •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三年级教案(精选9篇)

    教学目标1.借助计数器,经历探索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方法的过程,理解数的组成,会正确地读、写非整千数。2.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语文三年级教案(精选14篇)

    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作者具体记叙了他家解放前养蚕的过程,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着重表现了母亲养蚕的辛劳,歌颂了母亲为子女奉献一切的美德。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按照两条线索安排材料。...

  • 三年级《和氏献璧》教案(精选15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卞和是怎样献璧的。2.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卞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 三年级的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一、背写两首古诗二解词:潋滟空蒙奇西子三、组词:断楚孤帆四、说出下列词句意思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五、背写描写祖国风光的诗。...

  • 三年级下学期 珍惜劳动成果(通用3篇)

    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情感: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作文《语文园地五》教案(精选13篇)

    教学目标1.阅读儿歌,认读8个生字,学会带“包”的形声字。2.掌握带口字旁的生字,懂得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3.正确区分并掌握“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巩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 语文三年级教案(精选13篇)

    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作者具体记叙了他家解放前养蚕的过程,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着重表现了母亲养蚕的辛劳,歌颂了母亲为子女奉献一切的美德。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按照两条线索安排材料。...

  • 三年级生命与健康教案(通用3篇)

    第三单元 我从哪里来课题名称小胚胎的故事教学目的1、让学生明白小胚胎是怎么来的,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2、初步了解胚胎发育的过程,3、激发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知道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增强自信心。...

  • 三年级《动物花衣裳》教案(通用11篇)

    活动目标:1.愿意用印花这种形式来装饰小动物的衣裳。2.能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3.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小动物的图片人手一份(小猫、小兔子、小老鼠)。报纸团人手一个。2.调好适当的红色、黄色、蓝色颜料、抹布。...

  • 三年级《一定要争气》教案(精选17篇)

    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孔为峰教授题目: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一定要争气》{精读课文}教材简析:《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 三年级《雷雨》教学片段(通用15篇)

    段师:大家借助拼音已自学了课文,能把课文读下来吗?生:能。师:现在大家拿好书,试着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读的。生:(齐读课文)电闪雷鸣乌云翻,狂风猛刮树枝断,鸡鸭猫狗猪牛跑,雨点连串像条线。...

  • 三年级《花钟》 教学反思(精选16篇)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

  • 三年级花钟教学反思(通用3篇)

    《花钟》一文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的第一篇课文。文章仅用3个自然段将鲜花之美、花钟之奇描述的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个字来概括:美。花儿美、花钟美、插图美、语言更美。...

  • 西师版语文三年级教案(精选7篇)

    教学目辬1毖Щ岜究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痹诶识凉程中,联系上下文和查阅的资料理解关键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萝卜头盼望解放、渴望自由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精选2篇)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重难点:1、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2、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