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通用6篇)
大班语言: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利用方脸和圆脸的故事,又给幼儿梳理分类的概念和图形的概念,这个活动的生活性很高,让幼儿在生活中去观察圆和方,为之后美术活动中的图形组合作铺垫。
【内容与要求】
1、运用已有的图形经验,区分方形和圆形。
2、知道在同一物体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圆两种形状。
3、体验一家人要和和睦睦相处的道理。
【材料与环境创设】
PPT,圆形的物品(圆镜子、碗、脸盆、笔筒、转盘等)和方形的物品(毛巾、拎包。书、小方凳),同时有圆和方形的物品(纸巾盒,饼干箱,电话,钟)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介绍故事的名称——猜猜故事
师:今天我们来听听一个故事,名字叫方脸和圆脸。我们猜猜故事会说什么呢?
2、介绍主人公,认识他们的外貌特征
师: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故事里的两位主人,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他们长得跟他们的名字一样
方脸公公高高的各自,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圆脸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盘儿。
二、理解故事
1、讲解故事
师:我们听听故事:方脸老公公喜欢方的东西,要坐方凳子,喝水用方杯子,走路也要迈四方步。
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吃饭要圆桌子,梳头要照圆镜子,睡觉的时候不枕枕头,她用一个大南瓜当枕头。
有一天,他们俩吵了嘴,要分家。
公公说“方东西归我”
婆婆说“圆东西是我的.!”
提问: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怎么了?
挑挑那些是分给公公的,哪些是婆婆的。
2、初步尝试分类圆和方
师:图片上是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家的东西,我们来帮他们分一分,哪些分给公公哪些给婆婆。
师:我们来看看方脸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圆脸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圆的。
3、继续讲故事
老公公说:屋子师方的,归我。
老婆婆说:房梁是圆的,我要把房子拆了。
老公公说:桌椅师方的,归我
老婆婆说:钉子师圆的。我要把钉子都取下来。
老两口分了一个上午,越来越分不清楚了。
被子师方的,上面绣的花是圆的。
菜刀是方的,刀柄是圆的
两个人互相看看对方,又发现。
老公公的脸是方的,可是眼珠是圆的
老婆婆的脸蛋是圆的,两颗大门牙师方的
老公公和老婆婆都哈哈的笑了。
都说“不分了不分了”。现在他们还是住在一起,他们过的越来越开心了。
师:他们两最后有没有分开啊?为什么分不开啊?
三、迁移经验
1、回忆生活中的用品、玩具等,看看有没有同一件东西上既有方形又有圆形
师:我们想一想我们有什么东西也是又有方形又有圆形的?不能分开的。
2、互相介绍自己想到的物品,看看想出了多少。
师:我们一起说说,看看我们想到了多少宝贝啊。本领真大,我们回家以后继续去找找哪些东西是方形和圆形组成的。
大班语言: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中找一找方和圆,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圆和方。
2.初步知道有些物体是圆和方组成,不能分开的。
3.通过故事,渗透幼儿对家的理解,了解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才会有快乐的道理。
活动重点:
知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是由方圆组成的,不可分开。
活动难点:
让幼儿知道家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活动准备:
有关故事的图片,一些圆和方的物体图片,黑板,篮子等
活动流程:
导入——欣赏、讨论故事——幼儿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每个人都有家,小朋友有家,老师也有,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家是什么,请你们说说,家是什么?
2、幼儿听故事名字:《方脸和圆脸》
3、师:小朋友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方脸和圆脸)
二、欣赏、讨论故事
1、听故事从“山脚……”到“……分吧。”
1、在故事的图上找一找圆和方
2、听故事从“…站在院子里一看”听到“袖子是圆的。”说一说老婆婆找到了那些圆的东西(老公公又找到了那些方的东西)
3、看图,找一找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的那些又是圆的又是方的物体。
4、师:老师这边呀有许多东西,我请小朋友呀帮老公公和老婆婆分一分,哪些是老公公的,哪些是老婆婆的?(请小朋友送到圆的家和方的家里,准备方圆的家不要拿出来由小朋友发现问题后出现)
5、幼儿分类(出示圆和方的图案或图片等让幼儿分)
6、小朋友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出来吗?
7、那又是方的又是圆的该放哪儿?他们该分给谁?老公公还是老婆婆?
8、从“老两口再相互一看”听到“两颗门牙是方的.”
9、师:那老公公和老婆婆有没有分家呢?请小朋友猜一猜。
10、听故事到结尾。
三、幼儿理解
1、师:他们怎么会不分家了?(许多东西不能分的,是圆和方组合成的)
2、家是有家里的所有人组成的,是不是也不能分开呢!
3、师:一家人在一起开心不开心呢?想不想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呢?
师:那小朋友们回家对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说一句好听的话好不好!
大班语言: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2.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活动准备:
《方脸和圆脸》背景图,前期家具的熟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老爷爷、老奶奶)
2、给他们取个名字,(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
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
1、“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到“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前面说说。----思维清楚
3、你们真聪明,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们各自的东西。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为什么?-----大胆表述
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举牌互动。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小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办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老两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到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3、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快乐。
五、开心的家温暖的家
1、这里还有三个家,你们看看,觉得他们开心吗?原来是家。你们怎么看出来他们很开心?小朋友你们家开心吗?那以前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啊?原来只要我们相亲相爱就会永远开心的。
2、第三个家你们猜会是开心的家吗?是哦。那么又会是哪个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们家人是不是相亲相爱?或许第三个开心的家就是你的喔!
大班语言: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故事中找一找方和圆,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圆和方。
2、出不知道有些物体时有圆和方组成的,不能分开的。
3、通过故事,渗透幼儿对家的理解,了解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才会有快乐道理。
活动准备:
有关故事的图片,一些圆和方的物体图片,黑板、篮子等
活动流程:
一、导入
1、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小朋友有老师也有家,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家是什么,请你们说说家是什么?
2、幼儿听故事名字《方脸和圆脸》。
3、师:小朋友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方脸和圆脸》。
二、欣赏、讨论故事
1、听故事:“从前山脚下住着……到………分吧。”
2、请小朋友在故事的图上找找方和圆。
3、听故事从“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袖子是圆的”说一说老婆婆找到了那些圆的东西。(老公公又找到了那些方的.东西)
4、看图,找一找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那些哪些是圆的,哪些又是方的物体。
5、师:老师这边啊有许多东西,我请小朋友们帮老公公和老婆婆们分一分,那些事老公公的?那些事老婆婆的?请小朋友们分到圆的家和方的家里。(老师准备好又方又圆的家不要拿出来,由小朋友发现问题后拿出来)
6、幼儿分类。出示圆和方的图案和图片等让幼儿分类。
7、小朋友们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出来吗?
8、那么又是方的又是圆的该放在哪儿呢?它们该分给谁?
9、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有没有分家?小朋友们猜一猜。
10、听故事到结尾。
大班语言: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物体有方有圆,轻易分开就不能使用,知道人与人要和和气气才会幸福美满。
2、体验角色情感,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发展幼儿的扩散和逆向思维。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6、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7、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上画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圆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圆镜子)。
2、方脸老公公、圆脸老婆婆图片各一幅。
3、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活动,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兴趣。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户人的家里都有哪些东西?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户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圆的东西。
师: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师:那这么多东西到底是谁的呢?
3、出示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图片,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
师:原来是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的。
师: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长得什么样啊?
师: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蛋儿。
4、教师完整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
师: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
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
师: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
5、引导幼儿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该不该分家,说说道理,鼓励幼儿体验角色情感。
(1)师:两个人吵架了,说要分家,你们说分好还是不分好?为什么?
①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②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2)师:如果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吵架了,也像他们一样要分家,你们会怎么样?
(3)师: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
6、教师讲述故事到“老公公说:方的东西是我的!老婆婆说:圆的东西是我的!”,教师设置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有方有圆的东西怎么分,让幼儿知道这些东西分也分不清楚,圆的东西中有方的,方的东西中也有圆的。
师:那现在林老师要问问你们,老公公说方的东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说圆的东西是她的,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又有方又有圆的东西怎么分?(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如果硬是分开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还能不能分啊?
师: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还是劝他们不要分了。
7、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老公公老婆婆,你们不要分!
8、师: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完整欣赏故事,懂得简单的道理。
1、师:故事《方脸和圆脸》……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教师提问。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他们到底分了没有?
师:为什么他们不分了?(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老公公的脸盘是方的,可眼珠是圆的。老婆婆的脸蛋儿是圆的,可门牙是方的。你们说这怎么分啊!你们是不是!
3、教师引导启发幼儿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幼儿自由讨论,然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总结:是啊,生活中的物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一个家也一样,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我们家都要和和气气,生活才会幸福美满,你们说是吗?
(三)迁移经验,发展扩散和逆向思维。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东西也是有圆有方的?分开会怎么样?
师:现在我要问问你们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比如说家里或者是幼儿园也可以是马路上有哪些东西是又有圆又有方的?
师:如果分开了会怎么样?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如果世界上的东西都变成方的会怎么样?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
3、画方的世界或圆的世界。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里都有些什么东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又有圆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变成方的或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然后我们来把我们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圆世界画出来,好吗?
师:跟着林老师一起出来吧。
4、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方脸和圆脸》这个故事是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它根据老爷爷和老奶奶喜欢方形和圆形的奇怪习惯来感受故事的.幽默,让幼儿知道物体有方有圆,各有用处,并鼓励幼儿胆表述对周围物体形状的认识。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第一次发现老爷爷、老奶奶的脸和旁边物体的相同之处。虽然是第一次,但是有几个孩子还是很快的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教师对于他们提出来的疑惑来进行故事的第一次讲述。通过第一次讲述,教师让幼儿自己想想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变化和事情的发展,他们之间产生矛盾之后,所处理的方法等。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就比较富有趣味,所以幼儿对它的兴趣比较的,但是我思,很多的幼儿只关注了这个故事的有趣性,很少几个关注到了圆形和方形各自的好处。请幼儿说说在周围环境中还有哪些物体是方的、圆的,小朋友表现出很的积极性,争着举手发言,而且竟然每个小朋友都说对了,基本上没有重复的事物。我不禁感慨,小朋友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
大班语言: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对于区分方形和圆形已经有很好的前期经验了,为了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同一物体的某些面上找到方形和圆形这两种图形,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分家家的故事情景中展开教学,有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能较好地融入到情景中学习。同时,本活动还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不仅让幼儿练习了观察各种事物特征的能力,还让幼儿的分类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图形经验,区分方形与圆形。
2.知道在同一物体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圆两种图形。
活动准备:
1.圆形的物体(如圆镜子、碗、脸盆、笔筒、转盘等)和方形的物体(如毛巾、拎包、书、小方凳等)的图片。
2.同时具有圆形和方形的物体图片若干,如:电话、钟、饼干箱、纸巾盒等。
活动过程:
一、分享故事“方脸和圆脸”——了解故事内容
1.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方脸和圆脸,猜猜故事里可能会讲些什么。(幼儿自由表述)
2.介绍主人公——方脸公公、圆脸婆婆,并认识他们的外貌特征(方和圆)。
3.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怎么了?(吵架了)他们要分家,什么叫分家呢?(分开了,不住在一起了)
4.介绍方脸公公的东西和圆脸婆婆的东西,发现分类的依据。(方东西归方脸公公,圆东西归圆脸婆婆)
小结: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吵架了要分家,他们要按形状来分东西。
二、幼儿动手操作——初次尝试根据形状分类。
1.(出示需要分类的物品)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搬出了好多东西,请我们帮他们分一分。看看都有些什么啊?(镜子、毛巾……)
2.我们一起来他们分一分。(集体操作)
3.大家快来看一看,方脸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圆脸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圆的?
4.哪些是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争着都说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子、衣服……)你能把这些东西中的方和圆分开吗?
小结: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东西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圆的,但更多的是有方又有圆,分不开。所以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吵架不分家了。
三、迁移经验——找找有方又有圆的物品
1.小朋友们,你们还发现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有方形又有圆形两种形状的呢?哪里方?哪里圆?(幼儿自由表述)
2.相互介绍自己想到的东西,老师将这些物品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在黑板上。
3.数数一共想出了几样东西。
小结:原来生活总方形和圆形都无处不在,很多时候他们都在一起,分不开。我们和我们的家人也应该相亲相爱在一起,就像方形和圆形分不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