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通用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发布时间:2023-12-12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通用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重点)

  2.能展开想象,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够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

  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重点)

  4.发现一些颜色词的结构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5.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重点)

  6.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识字加油站”

  1.引导学生交流回顾:除了从语文书上,你还能从哪里认识新的字?

  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日历、包装盒、说明书、广告纸……

  3.教师课件出示火车票,指导学生认识火车票,鼓励学生从票面认识新的汉字:昌、铺、调、硬、卧、限、乘、售。

  4.借助拼音,自由读这些生字。

  5.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正音,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后鼻音“昌、硬、乘”。

  6.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7.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8.引导质疑:什么是“硬卧、限乘”?并通过联系实际、出示图片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9.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无论是火车票还是广告纸,都会有许多汉字宝宝等着我们去认识。

  二、教学“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物像什么?怎样才能用自己的话很形象地把它们的特点讲出来呢?

  3.出示教材图片:两双鞋,一双是爸爸的鞋,一双是弟弟的鞋。

  (1)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看到的两双鞋有什么不同:爸爸的鞋很大,弟弟的鞋有很多毛毛。

  (2)出示例句:爸爸的鞋像小船。弟弟的鞋像鸟窝。

  (3)引导学生自由读例句,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

  ①写出了爸爸的鞋有多大,弟弟的鞋有多乱。

  ②交流明确:这两句话中都有“像”字,把爸爸的鞋比作小船,把弟弟的鞋比作鸟窝,一下就写出了这两双鞋有什么特点。

  4.模仿例句,用这样的方法说说“柳(liǔ)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鞋”这些事物的特点。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选出最好的句子。

  (2)班级交流,评一评,说说谁想得妙、说得多。

  5.课件出示题目要求:你能说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吗?

  ◇八路军隐蔽(bì)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

  ◇去还是不去?小明拿不定主意,感到很烦(fán)恼。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fǎn)?

  6.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写话”

  1.教师课件出示留言条,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电话又打不通,可以通过写留言条来沟通。

  2.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小组交流留言条的内容与格式:

  (1)这张留言条写了什么内容?

  (2)留言条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3)这些内容都写在什么位置?

  3.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师生归纳小结:

  称呼:第一行,顶格写称呼(写给谁)。

  正文:第二行,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清楚事情。

  姓名:在正文右下角。

  日期:在姓名下方写时间。

  5.选择教材中提供的情境,练习写留言条。

  6.小组交流,对照留言条的格式相互点评。

  7.交流反馈,师生评议。

  8.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张留言条。

  四、教学“我的发现”

  1.出示教材中四组表示颜色的词串,学生开火车轮读。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词的特点:在表示颜色的词前面,加上有这种颜色的事物的名称,可以区分不同的颜色。如“白”前面加上“雪、米、奶”等,可以区分不同的白色。

  3.引导学生同桌互相比拼,模仿教材中的例子,说几个表示颜色的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前两副楹联,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读通、读顺。

  2.课件播放山水画面,引导学生理解“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意思是:有山就成了图画,没有水文章就不知道写什么了。此句赞美了山水的美丽,突出了山水在文学、绘画中的重要性。

  3.播放课件:秋风萧瑟的塞外风光,烟雨蒙蒙的江南美景。引导学生理解“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课件出示后两副楹联,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6.小组交流,尝试理解句意。

  7.教师范读、领读,并引导学生理解句意。

  (1)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8.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四副楹联,想象画面。

  9.指导背诵。

  10.拓展积累写景的诗句和楹联。

  二、教学“我爱阅读”

  1.引导学生自读短文,体会短文中描述的家乡的美丽。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用画笔来画自己的家乡。

  3.小组合作,朗读短文《画家乡》。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想办法解决后,再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短文,相机正音。

  5.默读短文,思考:短文里的小朋友的家乡分别在哪里?用“____”画出来。(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

  6.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小朋友的家乡,并说说为什么。

  三、课外拓展

  假如给你一支笔,你想怎样画自己的家乡呢?模仿课文,说一段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篇2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积累近义成语“井底之蛙”。

  3、会写“沿、答、话、际”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分角色表演

  1、组内练习。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一人读旁白。

  2、指名表演。根据课文内容和青蛙、小鸟的身份,加入适当的.表情、动作。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其实没有表达疑问的语气,而是青蛙很肯定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要读出青蛙自以为是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句话是小鸟的解释,要读出小鸟认真、诚恳的语气。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适当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的自信。

  “朋友,你是弄错了。”重读“是”,读出小鸟着急、无奈的语气。

  3、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1)学生讨论,汇报。

  预设:

  ①这是一只目光短浅的青蛙,因为生活在井中,被井壁挡住了视线,所以对“天”的认识不够全面,却从不真正跳出来看一看。

  ②这是一只自大的青蛙,一点都听不进小鸟说的话。

  ③我们不能像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丰富自己的见识。

  (2)教师小结: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同时要谦虚,向别人学习。

  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提问: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青蛙对小鸟说:“____________。”小鸟回答说:“____________。”

  预设: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青蛙对小鸟说:“原来世界这么广大,天果然是无边无际的,小鸟,你说得对。”小鸟回答说:“以后,我带你多走走、多逛逛,感受这广阔世界的美丽。”

  2、指名汇报对话,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三、拓展阅读,比较积累

  1、过渡:“坐井观天”既是寓言又是成语,和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井底之蛙”。

  2、学生阅读“教学资源”中的故事《井底之蛙》。

  3、启发思考:这个故事里的青蛙和咱们课文里的青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4、总结:“坐井观天”和“井底之蛙”都是比喻眼界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井底之蛙》的拓展阅读,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坐井观天》寓意的理解,又进行了相似成语的积累。

  四、自主观察,练习书写

  1、对比指导“话”和“际”。

  ①指导“话”的书写要点:“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笔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学生练写,生生互评。

  ②学生自主练习“际”。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丨”为垂露竖。然后练写,生生互评。

  2、迁移练写“沿”字。

  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竖瞄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

  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3、教师范写“答”字。

  提示书写要点: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

  学生练写洞桌互评。

  4、学生完成“学习单”第5题,回顾课文内容,练习书写。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四、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五、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六、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篇4

  课时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动画,进入新课的学习

  1、播放动画故事《坐井观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3、指导书写“井''和“观"。

  (1)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写好。

  学生独立观察,自己练写。

  (2)指导“观”字: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你看“又”字作偏旁时,为了不影响到“见”字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青蛙、小鸟)

  5、导入:这个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老师相信大家自己就能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但里面藏着的道理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今天我们就借助“学习单”这位老朋友,一起来看看故事里藏着一个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5分钟,完成“学习单”第1题。

  把课文认真读了遍,全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同桌合作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2题的“评价”。

  同桌互读评价:★字音正确;★没丢字添字;★句子读得比较流利。

  3、学生拿岀词语卡片,自己练习认读,遇到不会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同桌互测,完成“学习单”第3题。

  同桌合作,能读正确的词画“√”,暂时不能读正确的词画“O”。

  井沿,回答,喝水,口渴,大话,弄错,抬头,无边无际

  (1)要求:同桌如果有不会读的词语,请你想办法教会他,如果两个人都不会,就举手示意老师。

  (2)教师相机巡视,关注哪些词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

  预设:

  “井沿”:请学生找一找插图中的“井沿",说一说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认识“沿”。

  “喝”和“渴”:请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可以通过比较记忆、编口诀记忆、看图记忆等方式加以区分。

  5、开展游戏活动,巩固认字。

  (1)字卡游戏。学生问学生答,如,一位学生问:“井沿”的“沿”在哪里?学生举起字卡回答:“井沿”的“沿”在这里。

  (2)踩地雷游戏。一位学生选择一个字卡给全班同学看后,请另一位同学猜。猜的同学问:“地雷地雷是X吗?”如猜的不对,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地雷地雷不是X。”则猜的同学继续猜。如果猜对了,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地雷地雷就是X,轰!”则该同学游戏结束,换下一人。

  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的方式了解学生识字的学情基础,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较为准确的起始点。

  三、分角色朗读,读懂对话

  1、默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4题。

  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很多,我能把青蛙说的话用"___"标出,把小鸟说的话用"﹏﹏﹏"标出。

  我发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次对话。

  2、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谈话:像这样一问一答为一次对话。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3、同桌分角色,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一次对话。

  (1)要求:请你边听边在插图中圈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练习表达:青蛙在,小鸟在。

  (2)课件出示:"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谈话:小鸟的回答比较长,这句话中有三个逗号,同学们在读时不要着急,遇到逗号就稍微停顿一下再接着读。

  (3)引导想象:小鸟飞过了,飞过了,飞过了,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看得出,天——真大呀!

  5、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二次对话。

  (1)引导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把书卷成筒,感受从筒中看天花板和直接看天花板有什么不同。

  (3)引读: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非常怀疑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指导朗读:当我们不相信、怀疑的时候,语调自然就会上扬。

  (4)引导学生学习“无边无际

  ①提问:“无边”和“无际”是近义词,请你猜一猜,“际”是什么意思?

  ②提问:在你心中,除了天空,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5)引导学生学习多音字“哪”。提问:你能发现这两句话中的“哪”有什么不同吗?

  “你从哪儿来呀?"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6、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三次对话。

  (1)指导朗读,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教师启发读:哪些词突出了青蛙的自信,你能读出来吗?

  预设:天天、一……就……、不会。

  (2)启发思考: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一样吗?

  预设: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而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

  (3)同桌讨论: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也不同,说法也就不一样了。青蛙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他的视线,所以他目光狭小,所见有限,才会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在高高的天空中飞翔,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他目光远大,看得更全面,才会说天无边无际。

  四、自主观察,练写“喝”和“渴”

  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两个字“喝”和“渴”,提问: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个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左窄右宽,“人”的末笔捺改点,先写“人”,再写竖折。不同点:“渴”字头齐脚不齐;“喝”字头不齐脚不齐,“口”要写得高且小。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4、学生自主用这两个字组成词语,再写下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2、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陌生的词语。好词好句可以学以致用,开发想象力,学写比喻句。

  3、能够积累部分好词好句,有积累意识,跟同学交流自己的积累成果。在名句朗读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独特魅力。

  4、阅读《画家乡》,完成读书卡。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汉字,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2、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陌生的词语,好词好句可以学以致用,开发想象力,学写比喻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聊什么?

  去北京旅行啦!(课外活动)。

  播放对话。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车票图片。找一找你认识的汉字。

  考一考。

  依次出示:南昌下铺空调硬卧限乘出售

  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认读生字。

  出示8个生字,要求学生认读。把认识的汉字装进旅行包。

  给生字组词。你想给哪个生字组词,口头组词后,把生字所在的圆圈装进旅行包。

  三、字词句运用

  1、比喻是一种非常有趣,非常生动的修辞手法。学会了比喻,可以让你的文章变得文采飞扬。出示图片鞋子。

  2、你能说一说这双鞋子像什么吗?

  预设:

  爸爸的鞋像小船。

  弟弟的鞋像鸟窝。

  3、依次出示词语,结合图片说一说。

  (1)出示:柳条云朵枫叶

  学生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相应的图片,结合图片说一说“……像……”

  出示第二幅图片,结合图片说一说“……像……”

  (2)出示:椅子路灯胡子

  学生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相应的图片,结合图片说一说“……像……”

  出示第二幅图片,结合图片说一说“……像……”

  4、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如果遇到没见过的词语,怎么办?

  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含义来理解。

  出示例句:

  八路军隐蔽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

  去还是不去?小明拿不定主意,感到很烦恼。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学生根据理解说一说含义。试着用这些词语分别造一个句子。

  四、我的发现

  1、师:同学们,雪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

  师:大米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

  师:牛奶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

  师:雪、大米、牛奶的颜色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我们怎么表述不一样的白色?

  出示:雪白米白奶白

  说一说你的发现。

  2、请你用这种方法说一说不同的红色,不同的黄色,不同的绿色。

  学生结合课文自由表述。

  3、其他的颜色呢?比如蓝色怎么表述?小组研讨。

  五、日积月累

  1、出示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说一说你的理解。

  展示桂林山水图片。感受“甲天下”。

  2、出示名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一说你的理解。

  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和杭州西湖附近图片。感受“苏杭媲美天堂”的美景。

  3、出示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一说你的理解。

  简介“五岳”是指泰山等五座名山。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过了五岳,其他的山就都看不上眼了。看过了黄山之后,五岳的景色也不再新奇。这句话反映了黄山的景色之美。出示黄山四绝图片,加深对黄山美景的认识。

  六、我爱读书

  1、出示《画家乡》阅读提示:

  文中共写了几个孩子,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的家乡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读文章,边读边画。

  2、完成读书卡。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交流自己的问题和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通用5篇)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天》教案(精选15篇)

    【教材说明】《难忘的一天》主要写了“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扮演的事。文章通过“我”扮演前、扮演时、扮演后的心情变化和邓爷爷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示了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6篇)

    师:我们看这首诗的第一句,每个短句都是欢庆的不同的场面。请大家把你喜欢的句子自由地读一读,四人小组好好研究一下,看看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师:谁第一个读给大家听。生:我读。师:你读哪一句?生: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天》教案(精选17篇)

    【教材说明】《难忘的一天》主要写了“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扮演的事。文章通过“我”扮演前、扮演时、扮演后的心情变化和邓爷爷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示了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浅谈语文园地教学实效性(精选15篇)

    一、 对语文园地的认识:语文园地既不等同于单元中的某一课,又不仅仅是复习课。由于语文园地的作用决定了,语文园地具有承前启后性。语文园地既是对前面一段学习知识的归纳梳理,同时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一分钟》说课稿(精选7篇)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一分钟》。一、教材分析: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精选13篇)

    【教材简析】“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说说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讨论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全部答案2019

    寒假正逢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春节,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假期学习问题。小编为二年级同学提供了人教版上册语文寒假作业全部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浅谈语文园地教学实效性

    一、 对语文园地的认识:语文园地既不等同于单元中的某一课,又不仅仅是复习课。由于语文园地的作用决定了,语文园地具有承前启后性。语文园地既是对前面一段学习知识的归纳梳理,同时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知识整理知识点 要 求教材题型示例汉语拼音1、 准确地拼读音节,能把音节补充完整。2、 能够根据汉语拼音写学过的词语、句子。1、读拼音,写句子或词语。p84 p1142、给汉字的音节补上声母或韵母和声调。...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教材简析】“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说说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讨论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 合作(口语交际)——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1、 能围绕“合作”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语言清楚明白。2、 培养团结、合作意识。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 互动游戏,导入课题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看电视上的综艺节目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比手画脚”的小游戏好吗?(指...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5

    一、教材简说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