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二年级平移教案(通用6篇)

二年级平移教案

发布时间:2023-12-03

二年级平移教案(通用6篇)

二年级平移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2、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欣赏,以及亲手拼摆等过程,培养学生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三、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四、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法。

  五、教具准备

  电脑演示图片,平移图形的过程。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记作投影片3.2.2 A);

  第二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2.2 B);

  第三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3.2.2 C);

  正六边形的纸片数百张。

  六、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师]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出示投影,放图片:课本P41~P42的图;也可另外找一些平移图形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由基本图形平移组成的,那么怎样平移基本图形就能得到美丽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些图案中的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Ⅱ、讲授新课

  [师]现在大家来看图案1(出示投影图片:课本P41的第一幅);观察图案,并回答。(出示投影片3.2.2 A)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生甲](1)图案中的六条小狗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由此可知:这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基本图案"得到。

  [生乙](2)这个图案可把"一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通过上下、左右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左右相邻(或上下)两只小狗之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

  [生丙]这个图案还可把中间上下的"两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通过向左、向右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左右相邻两只小狗之间的水平距离。

  [生丁]这个图案也可把最左边的上下的"两只小狗"或最左边上下的"两只小狗"看成"基本图案",通过向右(或向左)依次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图案中的左右相邻两只小狗的水平距离。

  [生戊]这个图案也可把水平的"三只小狗"看成是"基本图案",通过向下(或向上)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上下垂直的两只小狗的垂直距离。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精彩,(边叙述边在电脑上演示平移过程),这个图案既可以把一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进行平移得到,又可以把两只小狗、三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进行平移得到整个图案,在这些平移过程中,只是平移的距离不同而已。

  接下来,大家想一想第(3)问。

  [生己]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有所改变。因为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而改变图形的位置。

  [师]很好,大家看屏幕(用电脑动画再次演示平移过程)。从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说明了平移的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了解了平移的特征后,大家分组来动手做一做。(出示投影片§3。2。2 B)

  在下图中,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自己动手做做看,你能得到右图的图案吗?

  (学生分组后,教师把预先剪好的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分发下来,让学生进行实际拼摆,老师巡视指导)

  [生]我把一个正六边形经过连续平移,就可以得到右图的图案。

  [师]同学们通过拼摆,进一步理解了平移的基本内涵,接下来大家想一想,与同伴议一议下面的两个图案(出示投影片§3。2。2 C)。

  (1)在图(课本P64的图3—10)中,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的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

  (2)图(课本P65的图3—11)可以看做什么"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

  [生甲](1)先把左图沿上下方向平移,再沿左右方向平移便可得到右图。

  [生乙]也可先把左图沿左右方向平移,再沿上下方向平移得到右图。

  [生丙](2)不考虑图案颜色的情况下,可以把"一只天鹅"看成"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

  [生丁]如果把相邻的两只不同色的天鹅看做一个组合,那么"基本图案"可以是一个组合,两个组合……直到所有的天鹅。

  [生戊]如果不考虑颜色时,可以把同一行的天鹅看做是"基本图案",通过上下平移就可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

  [生己]如果不考虑颜色时,也可以把同一列的三只天鹅看做"基本图案",通过左右平移就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

  [师]很好,这是一个通过平移得到的复合图案,图案的许多部分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65随堂练习

  1、分析奥运五环旗图案形成的过程(不考虑图案的颜色)

  解:在不考虑图案颜色的情况下,五个环之间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2、如图,在正六边形中剪去一个与其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并将其平移到左边,形成一个新的图案。用这个图案能否得到类似于图3—9右图的图案呢?与同伴交流。

  解:可以得到类似于图3-9右图的图案。如下图。

  (二)看课本P64~P65,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图案中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了解了每个图案由于"基本图案"选取的不一样,则平移关系也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复合图案,它的许多部分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65习题3.3 1.2

  (二)1、预习内容P66~P67。

  2、预习提纲:

  (1)旋转的定义。

  (2)旋转的基本性质。

  Ⅵ、活动与探究

  有两个都是由十四个小方块组成的图形,你能不能沿着分格线把它们分别剪开成七块由相邻两个小方块(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组成的矩形?

  如果行,就请你剪剪看。如果不行,你能不能讲清楚其中的道理?

  过程:通过本题的活动——剪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说理能力。

  结果:可以把左边的图形用好几种方法剪成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但对于右边的图形,不论你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

  什么道理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分别将这两个图形中的十四个小方块按黑白相同的原则加以涂色,那么,按题目要求所剪成的七块矩形必定都是由一块黑色小方块和一块白色小方块所组成。由于左边的图形是由七块黑色小方块与七块白色小方块连成一个整体所组成,因此它可以剪出七个符合题意要求的矩形,而右边的图形中黑、白小方块的数目不相等,所以无论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要求的矩形。

二年级平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2、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3、通过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感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感知、操作中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准备】

  教具: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蕴含旋转与平移现象的现实情景录像。

  学具:每位学生自带一根稍粗些的线和一颗略大些的纽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提问: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游乐项目?其中你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经历的情况自由发言)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游乐场一起去发现其中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

  [点评:简单的谈话,唤起了学生生活的回忆,架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1、情景观察,初步感知

  (1)播放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游乐场动画录像。(录像中包括开碰碰车、转转椅、玩风车、转滚筒、开水龙头洗手、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注意在播放游乐场动画录像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观看录像。

  (3)学生围绕“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的问题进行汇报(提示学生可以用手势动作模仿物体的运动)。

  学生模仿物体运动时可重点重现物体运动的状态并定格在屏幕的旁边。

  [点评:通过游乐场的动画情景实例播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借助手势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表象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合理分类,再次感知

  (1)老师引导给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

  提问:物体运动的方式一样吗?能不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类?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进行分类。

  (3)分小组汇报分类的理由。

  教师(概括小结):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

  板书揭示课题:旋转与平移现象

二年级平移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和钝角锐角的判别。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

  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

  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延伸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的认识》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的认识》学案

  学习目标:

  1.联系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3.了解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

  学习关键: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

  出示课本主题图,超市中水果区域的情境,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500克等。

  二、探究与交流

  自学课本第101页例1,完成下面各题。(学法指导: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回答的最精彩!)

  1.掂一掂1枚2分硬币,初步感受1克有多重。

  2.2.用天平称1克黄豆,数一数有几颗?

  3、说一说哪些物品比1克轻,哪些物品比1克重。

  归纳总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称。

  三、自我挑战: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2、一包口香糖大约重3( )一个苹果大约重200( )

  一包瓜子大约重100( )一袋盐大约重500( )

  3、判断对错。

  (1)小明身高130克。( )

  (2)一个西瓜重3克。( )

  (3)一个足球重450克。( )

  4、下面的物品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二年级平移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学具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小朋友们,上个周末我和聪聪、明明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在游乐园里,像(点击出现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定格画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点击出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现定格画面)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 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明明想问问你们:(出现明明及声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聪聪在邀请我们呢!(聪聪:“小朋友,快来移移看!”)

  2、移移看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生说)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生: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

  说得真棒,瞧!(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 )平移了( )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翻开书41页,填在书上。

  两生汇报,问怎么想的。(展示台)

  我们再来看看,(出示)小房子……一样的举手!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明明还想问问你们:“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师在生中看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欣赏)

  三、 小结: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四、练习、活动

  1、 区别平移、旋转。

  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P43.3

  2、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P43.1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学生活动,然后请上台展示。)

二年级平移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移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教材第121页上的学具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场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呢?(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示时,教师可示范。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都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码?(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

  二、互动探究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举生活中的例子。

  (1)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教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2)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

  4、小结平移的本质:

  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三、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 )移动( )格

  4、练习:动手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来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四、课堂小结

  谈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像滑滑梯、推拉窗户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下课后,走出教室,你们也可以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

二年级平移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

  [教学设计]

  一、观察图形形成印象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二、提出新知实践探索

  平移: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translation)。

  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

  三、典例剖析深化巩固

  例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巩固练习]

  教材33页:1,2,4,5,6,7。

  [小结]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着一边所在直线的方向时,那么此边上的对应点必在这条直线上。

  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线,构造等量关系是接7题常用的方法。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33页习题:3题。

二年级平移教案(通用6篇) 相关内容:
  • 2023高斯数学二年级教案(通用2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2、新课的导入。...

  • 语文二年级教案(精选12篇)

    第三课时 一粒种子教学目标:识字15个,写字6个。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抄写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可用拼音代不会写的字。练习用词造句,练习问答句。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想一想、填一填。...

  • 二年级《画风》(精选14篇)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个谜底揭开了,那谁能背背和风有关的诗句?说说和风有关的词语? 师:这节课,老师就同学们来学习和风有...

  • 鼎尖教案语文电子版二年级下文案(精选3篇)

    一、检查复习背诵《登鹳雀楼》。《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板书题目,并解题[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 二年级新时代好少年班会教案(精选2篇)

    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我园将于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一、活动目的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以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

  •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通用3篇)

    一、设计意图:《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对于艺术领域,目标之一是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的事物,大班要乐于想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

  • 二年级少先队员教案(通用14篇)

    一、指导思想以少代会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 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精选2篇)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 二年级《寒号鸟》的教案(通用16篇)

    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精选2篇)

    一、教学内容课本P1、2,例1二、教学目标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 二年级上《青松》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感受轻松的不畏严寒,纯洁高尚。...

  • 冀人版二年级下品德与社生活教案(精选3篇)

    第六课帮助他人我快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活动主要通过用游戏、小故事等形式,使同学们切身体验到残疾人的不易,懂得应当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继而让同学们认识一些残疾人和老人专用设施,教育他们保护这些设施;还通过图片、视频等辅...

  • 语文下册二年级教案(精选3篇)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2 、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 个生字,学会8 个生字。3 、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4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 初一至初三全程英语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精选2篇)

    初二年级(中)【知识梳理】i. 重点短语1. give a concert2. fall down3. go on4. at the end of5. go back6. in ahurry7. write down8. come out9. all the year round10. later on 11. at times 12. ring sb. up 13....

  • 二年级《树》优秀教案(通用16篇)

    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枫、松”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2、认识11种树木,了解树木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