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的画教案(精选3篇)
苏红的画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4.认识双线格中的13个字,学写田字格中的`10个字.
教学难重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学写田字格中的10个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读书指导.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欲望.
a由插图入手,由疑问激趣.
b初读感知.c细读体会.
2.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引导学生选一些新词如”端详”弄脏”评奖””懒洋洋”等,增加语言积累.
2)先读课文,再添上合适的词语
3)积累句子,看谁抄的既工整又美观.
三、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
一.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歌诀识字
字谜识字
熟字换偏旁识字
熟字加减偏旁识字
2、指导书写。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评拾脏梯
上窄下宽的字:奖弄另并
上下结构的字
独体字:及的笔顺
3、实践活动
作业超市,任选其一。
1)收集古今中外少年儿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故事,在班里组织召开一次故事会。
2)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有可简单地写一写,讲给小伙伴们听;如果没有,写一写学完本课后的想法。
板书设计:苏红的画
画弄脏了—动脑筋—评奖
苏红的画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想办法。这篇主体课文写了苏红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弄脏了,又在爸爸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课文行文简洁流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结构严谨,呼应对照严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道理的同时,要抓住满意、端详等重点词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认识本课苏、祥、幅等13个生字,学写田字格中参、详、奖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图画导入,设疑激趣
1。课件演示苏红的画并质疑:你看到了什么,发现图上什么地方画得最有趣?(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画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2。为什么画上多了一只小花狗呢?这只小花狗是怎么来的?带着疑问学习课文《苏红的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注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同桌互助学习,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3。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了,在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的`画。
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深入读文,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带有满意的两段话,读一读,体会这两个满意的不同内涵。
(1)出示第1段话:苏红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①学生齐读这段话,想一想满意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能体会到什么?先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然后全班同学交流。
②这句话中的哪两个词语说明苏红对她画的画很满意?
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满意和端详说话。
④说说苏红的内心感受。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出示第2段话:苏红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给画增添了不少情趣。苏红满意地笑了。
①学生齐读这段话,联系上文想一想苏红是怎样把画弄脏的?把画弄脏后心情怎样?有感情地读出有关句子。
②爸爸为什么让苏红在弄脏的地方画一只小花狗?读出有关句子(仔细弄脏的地方,很像花斑。)说说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③苏红满意地笑了中的满意包含了哪些意思?(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小结过渡。
2。再读课文,升华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9自然段,想一想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学生齐读这句话。
(2)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说明爸爸和苏红肯动脑筋?课文中所写的坏事指什么事?好事指什么事?(要求学生画出文中的句子,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3)说说苏红和爸爸是怎样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四、诵读全文,交流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交流学习本文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9苏红的画
变
坏事好事
动脑筋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学习《苏红的画》,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出字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歌诀、字谜、换偏旁、加减偏旁等方法识字。
三、指导书写
1。学生把要求会写的字按结构分类。
2。指导学生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1)让学生谈谈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应如何占格。
(2)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评字,学生先书空,然后在生字本上认认真真写评字,同桌互相检查,师生共同评议学生的写字情况。
(3)按照上面方法指导学生写拾、脏、梯3个字。
3。指导学生写上下结构的字和独体字。
四、学生练写
1。要求学生把本课中的10个生字再分别写3个,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2。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纠正、指导,对写得好的提出表扬。
五、课外实践
收集古今中外少年儿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故事,筹备召开一次故事会。
苏红的画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词语。
教学难、重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我家的一角》三幅画、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播放音效,杯子打碎的声音)真可惜,这么漂亮的杯子打碎了,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新爱的东西,新爱的作品不小心弄脏了,弄破了,怎么办呢?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她叫苏红,她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可是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一件坏事却变成了好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苏红的画。
板书课题,这个小朋友叫什么?标拼音苏是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读好课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我们这些生字宝宝可淘气了,都藏到我们的课文中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请同学们把语文书轻轻地翻到61页。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读一读。
2、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老师也想读一读,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要仔细倾听呀!
你认为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1、这些生字宝宝你会读了吗?同桌之间互相认一认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2、老师看到你们同桌之间合作这么好,读的这么认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共同认识生字。
3、还有一些生字宝宝在我们的大屏幕上呢,快来看!认识会认的字。
4、风把这些字宝宝吹到了苹果上,如果我们能读出来,苹果就会掉下来,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好吗?请会认的.同学大点声读出来。
5、看来这些生字真难不倒同学们,那么这些再生字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次要注意课文中的生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数一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6、老师把这些生词都集中在词语购物车里了,一块来看。
7、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生字,生词,和它们成了朋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好。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数好了吗?
四、自读自悟,理解主题
1、瞧,这就是苏红画的画,她都画了什么?她对这幅画满意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吗?
端详是什么意思?请你端详这幅画。
2、同学们快看,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好好的一幅画怎么会被弄脏呢?请你默读2到4自然段。
画是怎么被弄脏的?
真可惜,那么此时苏红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朗读1到4自然段,小组内分好工,要读出苏红的满意与难过。
3、一幅画弄脏了苏红为什么会那么伤心?
来不及是什么意思?
是呀这幅画对苏红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是你能不伤心流泪,把自己想成是苏红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谁来读。
4、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怎么办呢?来替苏红想一想办法?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这幅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帮苏红想的办法?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吗?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爸爸在看什么呢?
苏红是怎样画的,你能读一读吗?
苏红想了想,她在想什么?
她想后是怎样画的?懒洋洋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苏红满意地笑了,她为什么会笑?
5、苏红的画获奖了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爸爸说了什么?自己读一读。从爸爸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爸爸的话,把它记在心里,用在生活中?
7、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还记的我们刚刚打碎的玻璃片吧,现在同学们就动一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它变成好事呢?
8、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或者是你听说过这样的事吗?
五、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相信同学们在今后再遇到问题一定会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学会要写的十个字。
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苏红的画》。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苏红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弄脏了,又在爸爸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课文行文简洁流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呼应对照严密。教学中有得有失,下面做一个简短的反思。
教学中,我大胆的尝试从两次对话入手,抓住人物的'对话,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了两个形声词“啪”和“哇哇地”,让学生体会形声词的形象性。让学生切身感觉到“画掉下”和“苏红哭的声音”,具体了写作的手法。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利用“懒洋洋”一词,体会情趣,深化了主题。拓展了《塞翁失马》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体验。但教学中还觉得有以下几点不足:
1、教学中,过多的注重了理解体会,忽略了读的功效,学生读得少。如果能让学生抓住对话,分角色朗读,效果能更好。
2、对于词语积累部分,只板书了“满意”、“端详”而没有进行细化。如果能让学生用这两个词造句,说一句话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拓展部分,让学生举“坏事变成好事”例子时,学生谈的不好。说明预习的布置时有欠缺,如果充分的布置学生预习,效果能比现在好得多。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及时的调整,相信成功离我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