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秋节教案(通用3篇)
语言中秋节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动力系统: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和语句,体验愉快的节日气氛。
能力系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知识系统:学习词组“又大又亮又圆”,理解字词“钻”、“挤”、“团圆”、“欢乐”。
活动准备:
1。图片《中秋节的月亮》(PPT)
2。字卡(中秋节 月亮 镜子 团圆 欢乐 钻 挤 月饼)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什么时候是中秋节?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你和谁一起过中秋节?都做什么?
二、进行: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问:
(1)图片上有什么?(月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房子)
(2)月亮是什么样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用“又……又……”的方式)
(3)大家都在做什么?(吃月饼、喝饮料、做游戏)
(4)每个人心情怎么样?(开心、高兴、快乐)
(5)图片上说的是什么节日?(字卡:中秋节)
(二)教师借助PPT图片朗诵散文,幼儿欣赏,初步了解散文内容。
提问:
(1)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用“又……又……”的方式回答)
(2)中秋节的月亮像什么?(字卡:镜子)
(3)中秋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字卡:团圆)
(4)团圆的时候家家户户心情怎么样?传出了什么样的笑声?(字卡:欢乐)
(5)谁从窗户进来了?怎么进来的?(字卡:钻,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6)月亮还从哪进来了?怎么进来的?(字卡:挤,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7)月亮还洒到哪了?(字卡:月饼)月饼变成了什么?(字卡:月亮)
(三)教师带领幼儿借助字卡、图片一起跟读散文。
讨论:
(1)听完散文想想你过中秋节时是什么心情?
(2)你喜欢中秋节的月亮吗?为什么?
(四)教师带领幼儿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三、结束
鼓励幼儿将散文说给爸爸妈妈听。
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绘画月相,了解月亮渐变的过程。
附散文:
中秋节的月亮
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亮又圆,像一面银色的镜子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上。
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家家户户传出欢乐的笑声。月亮也从窗户钻进来,从门里挤进来,凑个热闹。
啊!月光洒到月饼上,月饼也变成了月亮。
语言中秋节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制作水果拼盘,月饼拼盘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⒈水果、月饼家长提供。
⒉呼啦圈、气球若干个。
⒊一次性水果盘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介绍中秋节的
第二环节:亲子其乐融融
1、亲子游戏: 蜈蚣散步
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蜈蚣报名参加了赛跑。一大早蜈蚣妈妈就把小蜈蚣从床上拉了起来,叫他吃好早饭后赶到比赛现场。说完妈妈便到屋后菜园种菜去了。好半天,忽然听见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赛快开始啦!你怎么还不去呀?"蜈蚣妈妈想着:"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开门一看,可把她吓了一跳。原来小蜈蚣在忙着穿鞋呢。他的脚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还没穿完。
目的:锻炼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准备:给孩子看蜈蚣的图片,让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1、由孩子做排头,家长将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随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长向前行走,脚步要协调,不能乱。
提示:可以多叫几个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再念一首儿歌:一百只脚的小蜈蚣,穿起鞋来不轻松,不轻松,快用功,赶紧上路急匆匆
3、亲子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
按六个家庭为一组,利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和月饼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并且和幼儿一起品尝。
第四环节:放孔明灯,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语言中秋节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2、情景表演:《爷爷和我一起过中秋》。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再次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3、边看表演边听歌曲,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感受表演中爷爷对宝宝的关爱情感。)
4、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