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中班教案模板(通用2篇)
圣诞中班教案模板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充分感受歌曲中传递的愉快的情绪。
2、幼儿愿意跟随歌曲用肢体和动作表现圣诞节滑雪的快乐。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节日气氛。
二、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布置好活动室内的圣诞节环创,营造圣诞节的节日气氛
2、圣诞帽
3、教学PPT《铃儿响叮当》
4、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佩戴好圣诞节的帽子,圣诞帽,以圣诞老人的形象出现在幼儿们的棉签,引出今天的主题。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几年是什么节日吗?
(2)今天是外国小朋友们的新年,叫圣诞节。
2、请幼儿看看今天活动室内的环境变化,说说自己眼中的圣诞节是什么样的。
(1)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活动室,看看都有什么?
(2)我们的活动室变样了,在你们心中圣诞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3、教师出示PPT,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和幼儿一起装扮圣诞树。
(1)你们觉得圣诞树上面可以挂什么呢?
(2)装饰完圣诞树之后一起来看看国外小朋友们的圣诞树是什么样的。
4、教师播放圣诞节音乐,《铃儿响叮当》,请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内容。
(1)在歌曲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呢?你们猜猜还会有什么出现?
(2)引导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歌曲中活泼和欢快的特点。
(3)请大家说说你们在听完歌曲之后有什么样的感觉?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5、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铃儿响叮当》,理解歌曲内容,并尝试模仿相应的动作。
(1)刚刚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2)你们猜猜他们都是怎么样滑雪的?坐在雪橇上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3)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演滑雪和坐在雪橇上的样子。
(4)模仿动作之后,集体表演或者分组进行展示。
6、铃儿响叮当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我们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圣诞中班教案模板 篇2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圣诞节是外国的节日,与中国的节日“春节”进行对比, 感觉中西方节日的不同。
2. 情感目标:让幼儿互送礼物,增进伙伴间的情谊。
3. 技能目标: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的由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
4. 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5. 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协助幼儿开展对主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难点:通过圣诞庆祝活动,让每位幼儿参与团体游戏,满足肢体活动的乐趣,并学会与人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收集有关圣诞的图书与故事
材料准备:
1.白板纸,红、白皱纹纸,棉花,胶水,剪刀
2.音乐:铃儿响叮当
3.春节与圣诞节的幻灯片
4.幼儿自备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听音乐《铃儿响叮当》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思考老师的问题:这首歌代表了什么节日。由此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出圣诞节的由来,播放幻灯片春节和圣诞节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哪张分别代表什么节日。
二、基本环节:
1. 播放幻灯片并提问图中的老人是谁?他在做什么?
2.让幼儿讨论并说出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教师加以补充)
3.今天很高兴我们把圣诞老人请到了班级(另一名老师戴着圣诞老人面具进入班级)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变成圣诞老人的摸样?
4.用以准备的材料教幼儿制作圣诞老人的面具。
三、结束环节:
现在我们的圣诞老人面具已经做好了,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下幻灯片中的圣诞老人在做什么(发礼物,放音乐《铃儿响叮当》)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把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你的好朋友吧。
四、延伸环节:
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会放鞭炮,贴对联,而外国的圣诞节,只有圣诞老人送礼物么?请幼儿回家做个小调查。
活动反思:
能通过图片等方式,让幼儿区分中外节日的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让每一位幼儿在娱乐中学习,从学习中娱乐。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幼儿亲手制作小礼物,而是自备小礼物互送。
小百科: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