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花的秘密(精选4篇)
大班科学教案花的秘密 篇1
教材分析
起源:秋天来了,我带领小朋友走进田野,去认识多彩的秋天。他们看到了红红的小野枣,飘飞的蒲公英自然会产生一些问题,野枣为什么会长在这里?蒲公英要飞到哪里去呢?由此我设计了《种子娃娃有办法》这一活动,让幼儿探究种子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依托:《好吃的种子》这课让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风的作用》和《梨子小提琴》都简单涉及到种子的传播,基于以上活动,进行拓展和延伸,设计生成了《种子娃娃有办法》这一活动。
内容:本活动主要以蒲公英,苍耳,莲子为例,让幼儿具体感知种子是如何通过风,动物,水来传播的,继而激发幼儿探索其他传播方式的兴趣,最后以《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童诗结束,让幼儿探索自然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了,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而且大部分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也有少数幼儿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淡薄。《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知识是在幼儿的探究之后,在幼儿交流讨论中形成的。所以教师应通过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有效的互动,鼓励幼儿交流发现。
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并且考虑幼儿对种子已有的经验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在本活动中我预设了以下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活动的重点是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难点是引导幼儿在提问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讨论交流,在合作中探究。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
2.实物准备:蒲公英,苍耳,莲蓬、放大镜,脸盆,水,这些实物可以让幼儿形象直观的了解探究的对象
3.课件准备:自己提前制作
教学方法
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和讨论交流来进行学习的,我为幼儿提供接近乡土生活的活动材料,幼儿也更喜欢动手摆弄,这时候他们一定会跃跃欲试,期待着去操作去寻找种子的各种传播途径。三个平行的小实验也将不断扩展幼儿对种子传播的认识,教师在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大班科学教案花的秘密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蒲公英,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结构及花开过后的绒球特征。
2.了解蒲公英的食用价值,萌发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ppt、音乐、胶棒、白纸、剪刀、美食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春天里有什么花,是什么样子。
1.春天里会开出很多花,在春天我们会见到什么花?
2.能用语言描述下,这些话长什么样子吗?(根据经验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出示ppt
二、认识蒲公英
1.春天里还有一种植物,它不像其他花一样非常鲜艳、漂亮,但是在河边、山坡上、田间、马路边都有他的身影,你们猜这是什么花?
2.出示ppt
3.你见过这种花吗?它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
4.那你知道它的结构吗?由哪几部分组成?出示ppt
根:黑褐色,圆柱形
茎(花葶):绿色,稍微有点红,长长的,圆柱形,里面含有白色乳汁。
叶:绿色,与茎差不多长,锯齿形,叶片像三角形,
花:黄色,
5.你们知道它的生长过程吗?出示ppt
三、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1.出示ppt,讲解生长过程
讲到绒球时,重点讲:白色、有很多绒毛,伞状,下面有一个椭圆形的黑豆,像降落伞
(他遇到风会有什么特点呢?可以随风飞走,风把它吹到什么地方,他就落在什么地方,落下来干什么呢?生根发芽。出示ppt)
师:你们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吗?
四、蒲公英食用
1.我们知道了蒲公英的外形结构和绒球的特征,那你们知道蒲公英有什么作用吗?
泡茶:有清肝热的效果,可以消炎止痛,美容养颜、抗击细菌、保护肝脏。
生吃:将蒲公英鲜嫩的茎叶洗净,晾干蘸酱,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凉拌: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煮1分钟,用冷水冲一下。放上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凉拌着吃。
做馅: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佐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煮面: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后,放在煮熟的面条汤里,等汤再次烧开后,蒲公英面条就可以吃了。
师:原来蒲公英还可以吃,你们想不想去草地里挖蒲公英?
五、幼儿到户外寻找蒲公英并利用根据挖蒲公英
六、教师总结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蒲公英还在草地里挖了很多蒲公英,开不开心?那我们把这些蒲公英带回家给其他人认识一下吧。
大班科学教案花的秘密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体验蒲公英的轻盈和优美。
3、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的生长过程。
2、物质准备:"蒲公英"、"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根据散文内容设计的PPT课件、班德瑞的《山涧》(MP3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短片,初步感知散文中"蒲公英"的形象美。
1、欣赏"田野里的蒲公英"视频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蒲公英"的形象美。
师:你知道这一种植物的名称叫什么?请你看一段关于"田野里的.蒲公英"的小片段,你可以一边看,一边想:田野里的蒲公英到底长什么样?你感觉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2、交流与分享:欣赏"蒲公英"视频短片后的审美感受。
师:你觉得田野里的蒲公英美吗?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二、听赏教师诵读,逐步感受散文《蒲公英》的语言美。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蒲公英》。
师:有一篇很好听的散文就叫《蒲公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听,一边想:你喜欢这篇散文吗?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2、交流与分享:听赏教师诵读散文《蒲公英》后的审美感受。
师: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师:散文中讲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谁来说一说,蒲公英什么地方很有趣?
3、结合PPT课件,教师再次有感情地进行配乐朗诵散文。
师:蒲公英到底有趣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活动反思
1、《蒲公英》是一篇非常优美、又充满童趣的散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来欣赏散文,引导幼儿逐步观察、想象、理解散文中三处"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有效地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特别是教师根据散文内容自制的PPT课件,形象、直观地抓住了散文中蒲公英的"飞扬、轻盈"的姿态,帮助幼儿深入体验、感悟到散文《蒲公英》中所蕴涵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2、在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模拟、表演蒲公英"飞扬、降落"等动态,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各种身体动作展示"飞扬"的姿态,非常具有创意,体现"动静结合"的教育原则,有助于幼儿逐步理解这些优美词汇的语意,深刻感悟到散文中的轻柔、恬静的意境之美。
大班科学教案花的秘密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感知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2、与同伴品尝、分享花茶,激发孩子爱花之情。
活动准备:
幼儿带的花茶若干、肥皂四块、餐巾纸两盒、牙膏两盒、茉莉喷雾剂一瓶、糖桂花一瓶、洗发精一瓶、“足浴”图片四张、香袋三个、三个玻璃茶杯、一次性杯子、热水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春天到了,五彩缤纷的花儿开放了,看到美丽的花儿,老师心情特别好!
1、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回应,并在交流中教师进行经验的提升,让幼儿感知花的装饰美,花能美化环境,花的欣赏作用)
2、花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中的引导问题,如果前期孩子已围绕花的作用回答可直接导入下一环节)
二、感知、交流人们很聪明,从花里提取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然后,用这些提取物,制成了我们平时生活中用的东西,今天,老师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东西,请你们仔细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哪些东西里有花的提取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行个别的交流,让幼儿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以适当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并让幼儿亲身的体验一下,如:当幼儿询问喷雾剂时,就喷出来,让幼儿闻茉莉花的味道,让他们了解喷雾剂的香味是从茉莉花中提取的,同时,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人们要用喷雾剂?你觉得什么时候要用喷雾剂?小孩能不能随便的用?给予一种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幼儿说说牙膏中的花,为什么牙膏中要用金银花而不用玫瑰花?了解金银花的保健作用等等。)
2、集中交流你发现什么东西里有花的味道?为什么?
肥皂里有花的味道吗?会用什么花呢?为什么里面要用金银花?(了解花的药用价值)洗脚时为什么要用花呢?(了解花的保健功用)出示糖桂花这是什么?我们平时吃的什么东西也有糖桂花?为什么要放糖桂花呢?(了解花的食用价值)出示香袋和花茶这里面有一袋花是可以吃的,你们猜哪袋能吃呢?这袋花有什么用?(让幼儿感知花犹如香水的功用)小结:花真有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花,有了花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我们都喜爱花。
三、体验、分享这个花茶怎么吃呀?花在水里会变得怎样?
1、教师泡茶,让幼儿欣赏、感知,激发幼儿动手试一试。
介绍泡茶所需要的`工具(茶壶、热水、花茶)泡茶的时候需要一个干净的茶壶,热水,老师喜欢喝清凉的茉莉花茶,我先放一点茉莉花,然后倒些水,一杯好喝的茉莉花茶泡好了。我还喜欢喝红红的玫瑰花茶,为什么老师喜欢喝玫瑰花茶呀?(幼儿回应:玫瑰花茶是美容的。是对前期经验的一种回顾)我好累呀!可以泡杯什么花茶来提神呢?(幼儿回答,教师泡茶)(在泡茶的过程中注意安全教育,放适量的花茶,倒入适量的水)让幼儿感知、观察花茶的变化。
2、幼儿尝试泡茶,并与老师、同伴分享、交流。
幼儿拿一次性杯子及自己喜欢的花茶,生活老师帮忙倒水。
幼儿观察花茶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品尝自己泡的花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花茶的观察特别的投入,乐意与不同的朋友交流,而且会主动询问,从而了解不同花茶的各种不同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