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小猴与鳄鱼教案(通用2篇)

小猴与鳄鱼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17

小猴与鳄鱼教案(通用2篇)

小猴与鳄鱼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乐曲情节提示中初步学玩《小猴与鳄鱼》的游戏。

  2、体验“鳄鱼来了”时的紧张感和“鳄鱼走了”后的轻松、欢愉感。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期已具备荡秋千的经验。

  2、小椅子围成大马蹄形、钢琴、三个小猴头偶、一个鳄鱼手偶、树木等布景。

  活动过程:

  一、通过手偶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

  1、师: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几只小猴子,今天他们要去荡秋千,在荡秋千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

  2、教师一边清唱歌曲,一边演示手偶。

  3、用提问+讲述的方式引导动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游戏要求:

  (1)、师:有几只小猴在荡秋千?…它们是怎样荡的?…伸出手指,把你们的小猴也准备好,我们一起跟随音乐节奏荡秋千。

  (2)、师:小猴们高高兴兴荡着秋千,呀,谁来了?

  (3)、师: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小猴们要怎么办?

  (4)、师:那小猴又是在歌曲唱到那句时跑出来玩的呀?

  二、邀请幼儿一起玩游戏

  1、教师引领幼儿一起玩第一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师:现在我想要邀请你们的小猴跟我一起玩荡秋千,玩的时候要注意,鳄鱼来了就要赶快怎样?对,一定要把你的小猴藏好,只要不发出声音,就不会被鳄鱼发现。好,先请出你们的第一只小猴。

  2、启发幼儿探寻小猴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

  (1)、师:我的第一只小猴刚才是在手上荡的秋千,现在它想到我身体的另一个地方荡秋千。(教师清唱并示范“一只小猴”在自己的肩上“荡秋千”。)

  (2)、师:我的第二只小猴也想换一个地方荡秋千。你们说,到我身体的那个地方荡秋千?(教师选择一个幼儿说的部位,清唱并示范“两只小猴”在自己身体的该部位“荡秋千”。)

  (3)、师:我的第三只小猴会到哪里荡秋千呢?怎样荡秋千,谁来做一做?(教师清唱并在某幼儿的身上示范“三只小猴荡秋千”。)

  (4)、师:你的小猴想在你身体的哪个地方荡秋千?要怎么荡呢?

  (5)、教师小结并示范刚才幼儿将“小猴”放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的不同方式。

  3、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

  (1)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2)引导幼儿探寻把小猴躲藏在身体不同位置?

  师:你们的小猴因为可以到身体不同地方荡秋千,可高兴了。不过,他们要是老藏在同一个地方,恐怕就会被鳄鱼发现了。想一想,小猴除了可以到我们背后躲藏,还可以到身体的哪些地方躲藏?教师清唱乐曲“鳄鱼来了”部分,幼儿把小猴躲藏在身体的不同地方。

  4、幼儿第三次玩游戏

  (1)幼儿第三次玩游戏;助教戴鳄鱼手偶在布景后面来回走,加强找寻的样子。

  (2)师:刚才,你们的小猴已经学会了寻找不同的地方躲藏,而且能安安静静地不被鳄鱼发现。不过,前几次出来的都是小鳄鱼,要是大鳄鱼出来,我们就要带上小猴找到更好的地方躲藏。你们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把我们藏得更好?(引导幼儿可以到各布景、椅子后面躲藏。)

  三、结束活动

  1、师幼第四次玩游戏,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走出来找寻

  2、在音乐尾声,师生欢呼跳跃着到另外的地方去玩!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具有较强烈的兴趣,活动中“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鳄鱼发现、鳄鱼失望的走掉使幼儿放松后带来的喜悦感、轻松感会更加强烈。

  为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戏规则,我们试图通过手偶一两位老师的双簧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游戏规则。

小猴与鳄鱼教案 篇2

  一、通过手偶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

  1.师:“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几只小猴子,今天他们要去荡秋千,在荡秋千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

  2.教师一边清唱歌曲,一边演示手偶。

  3.用提问、讲述的方式引导动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游戏要求:

  ①提问:“有几只小猴在荡秋千?…‘它们是怎样荡的?…‘伸出手指,把你们的小猴也准备好,我们一起跟随音乐节奏荡秋千。”

  ②提问:‘小猴们高高兴兴荡着秋千,呀,谁来了?”

  ③教师唱:“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问:‘‘小猴们要怎么办?”

  ④提问:“那小猴又是在歌曲唱到那句时跑出来玩的呀?”

  二、邀请幼儿一起玩游戏

  1.教师引领幼儿一起玩第一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师:“现在我想要邀请你们的小猴跟我一起玩荡秋千,玩的时候要注意,鳄鱼来了就要赶快怎样?…‘对,一定要把你的小猴藏好,只要不发出声音,就不会被鳄鱼发现。好,先请出你们的第一只小猴。”

  2.启发幼儿探寻小猴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

  ①师:我的第一只小猴刚才是在手上荡的秋千,现在它想到我身体的另一个地方荡秋千。

  ②提问:我的第二只小猴也想换一个地方荡秋千。你们说,到我身体的那个地方荡秋千?

  ③提问:我的第三只小猴会到哪里荡秋千呢?怎样荡秋千,谁来做一做?

  ④师:你的小猴想在你身体的哪个地方荡秋千?要怎么荡呢?教师小结并示范刚才幼儿将“小猴”放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的不同方式。

  三、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

  1.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2.引导幼儿探寻把小猴躲藏在身体不同位置

  ①提问:“你们的小猴因为可以到身体不同地方荡秋千,可高兴了。不过,他们要是老藏在同一个地方,恐怕就会被鳄鱼发现了。想一想,小猴除了可以到我们背后躲藏,还可以到身体的哪些地方躲藏?”

  ②教师清唱乐曲“鳄鱼来了”部分,幼儿把‘‘猴”躲藏在身体的不同地方。

  四、幼儿第三次玩游戏

  1.幼儿第三次玩游戏;助教戴鳄鱼手偶在布景后面来回走,加强找寻的样子。

  2.关注“荡”

  师:小猴最喜欢跟着音乐节奏—上二下把秋千荡得高高的!你们能让你们的小猴跟着音乐节奏—上—下的把秋千荡得高高的'吗?

  3.关注“藏”

  展示布景。

  师:刚才,你们的小猴已经学会了寻找不同的地方躲藏,而且能安安静静地不被鳄鱼发现。不过,前几次出来的都是小鳄鱼,要是大鳄鱼出来,我们就要带上小猴找到更好的地方躲藏。你们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把我们藏得更好?

  五、幼儿第四次玩游戏

  1.师幼第四次玩游戏,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走出来找寻

  2.在音乐尾声,师生欢呼跳跃着到另外的地方去玩!活动结束。

小猴与鳄鱼教案(通用2篇) 相关内容:
  • 懒惰的鳄鱼

    很久以前,有一个达雅克人,他是个非常厉害的猎人。有一天,他手里提着打来的两只野鸭,往家里赶路,正好遇见一条大鳄鱼,截住了他的去路。猎人大吃一惊。“你到哪里去呀,鳄鱼先生?”猎人故作镇静地问。虽然他心里有点慌。...

  • 《祭鳄鱼文》译文

    祭 鳄 鱼 文 作者:韩愈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这年,潮州刺史韩愈,让管理军事的衙门推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一只羊和一口猪投入到这被百姓称为“恶溪”的潭水中,使它们被鳄鱼吃掉。...

  •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教案范文(通用15篇)

    一、活动目标:1、愿意和老师一起看绘本书,发现故事中重复的对话,体会故事语言的趣味性。2、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爱牙重要性。...

  • 谁说鳄鱼不流泪阅读题答案

    鳄鱼会不会流眼泪呢?做《谁说鳄鱼不流泪》这篇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谁说鳄鱼不流泪》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 自编手指游戏《鳄鱼刷牙》

    伸出我的左手来,变成一条大鳄鱼。鳄鱼早上要刷牙,刷刷刷,上面刷,刷刷刷,下面刷,刷刷刷,里面刷,上下里面都刷到,牙齿健康哈哈笑!伸出我的右手来,变成一条大鳄鱼。...

  • 《鳄鱼放假了》课后反思

    通过自己在组内的 试教,同事们的评价和改进建议、帮助制作ppt、课件、录制声音,自己的理解、修改教案、大班组老师的课后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我对自己执教的中班绘本活动《鳄鱼放假了》进行反思。...

  • 环保教案模板集锦(精选13篇)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激发幼儿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巩固已有的环境保护常识,提高环保意识。2、让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幼儿园,社区等的环境。...

  •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教案(精选2篇)

    学校应该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教案,希望能够帮到您!一、活动目的1、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7篇)

    第一单元 元角分与小数一、教材分析:“元、角、分与小数”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教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