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p m f》教案(通用15篇)
《b p m f》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声母bpm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
2、认识音节,学会音节的拼读方法,能正确拼读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难点:
读准bpmf的音,并正确掌握两拼法。使学生正确掌握“两拼法”。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四线格、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6个单韵母,谁能跟大家说说?
生:——
师:单韵母大家学的非常好,从今天开始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声母。(出示教学挂图)
二、讲授新课。
1、利用情境图引出字母。
师:爸爸带着一个小朋友去看什么?
生:看大佛
师:对,这就是“大佛”的f。(师相机出示f,指着图上的山坡部位。)
他们看大佛,要先爬一段什么呢?
生:山坡
师:对,这就是“山坡”的p(相机出示卡片)这个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就想
生:用手去摸。
师:对,这就是“用手去摸”的m。(相机出示卡片)
利用语境歌反复的指导学生读。
2、利用标音标形图识字母。
水上冲浪bbb小猴推车ppp
兔采蘑菇mmm一根拐杖fff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四线格中的声母,观察它们的位置。
2、老师示范,学生书空。
3、描红。
四、作业设计:写今天学过的声母,
五、板书设计:bpmf
《b p m f》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看图认识4个声母b、p、m、f,情境图中爸爸和孩子在爬山,男孩手里的收音机的形状提示b的形,收音机播放音乐以及“爸爸”提示b的音;男孩衣服上的字母提示p的形,“山坡”提示p的音;爸爸手中的拐杖提示f的形。山脚下,两个孩子在捉迷藏,门的形状提示m的形,“摸”提示m的音。
第二部分是b、p、m、f与单韵母的拼读。
第三部分是看图识词“爸爸、妈妈”。
第四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但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欠缺。在教学时,教师要运用图片,利用各种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形象记忆,精准把握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声母b、p、m、f,能读准音,认清形。
2.学会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b、p、m、f。
3.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ɑ、o、i、u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4.通过图片,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词语“爸爸、妈妈”。
【教学重点】
1.认识声母b、p、m、f,能读准音,认清形。
2.学会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b、p、m、f。
【教学难点】
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拼音王国的图片】教师引导:在拼音王国里有三大家族,我们去认识一下吧!(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我们已经认识了6个单韵母(a、o、e、i、u、ü),它们乘着火车来看我们了,一起读读。(单韵母要读得响亮清楚,发音时口形不变。)
3.抢读乱序带调单韵母。
4.今天我们继续乘着小火车去认识另外一个家族——声母。
二、看图识拼音
1.【课件出示情境图】指导看情境图说话。
(1)图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画面上讲了什么吗?(生自由说)
(3)你能用几句话把这幅图描绘出来吗?(生组织语言一人试说。教师引导:清晨,太阳公公出来了,我和爸爸听着广播去登山,爸爸背着书包、扶着登山杖,鼓励着我向上爬。两个孩子在山脚捉迷藏,小女孩躲在山洞门后,小男孩蒙着眼睛用手摸,他们摸啊摸啊,开心极了。)
(4)教师提炼词语:播放、山坡、扶拐杖、用手摸。(【课件相机出示图片】领读词语。)
2.课件出示声母:b、p、m、f,生观察认读。(打乱读、男女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课件再次出示情境图】小拼音,就藏在这幅图中,找找看。
(1)教师让学生把声母卡片贴在屏幕上。
(2)引生说说在图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声母b、p、m、f,深入引导学生看图认识拼音的声和形。(提示:男孩手里的收音机的形状提示b的形,收音机播放音乐以及“爸爸”提示b的音;男孩衣服上的字母提示p的形,“山坡”提示p的音;爸爸手中的拐杖提示f的形。山脚下,两个孩子在捉迷藏,门的形状提示m的形,“摸”提示m的音。)
三、联系生活,比较学习
过渡:指生观察一下,四个声母中哪两个声母长得很像——b、p。
(一)学习b、p字音
1.说词语,认声母
(1)【课件出示听广播的图画】他在干什么?(听广播)
(2)课件出示四线格中的b,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课件出示爬山坡的图画】他在干什么?(爬山坡)
(4)课件出示四线格中的p,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发音技巧
(1)教师指导,学生发音。
发b时,先将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将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极轻极短,气流较弱,声带不颤动,不送气。
发p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发b音相同,只是气流较强,送气。
(2)小红旗飘飘游戏,比较b、p读音。
①师对着一面旗子发b、p音,学生观察,谈发现。(p比b的气流强,小红旗飘起来了。)
②谁想让红旗飘?(生对着红旗发音。)
(3)用手掌挡在嘴前,感受b、p发音气流。
(4)读儿歌,识记字音
广播广播,bbb,
山坡山坡,ppp。
(二)学习b、p字形
1.移动小棍、半圆,比较b、p的字形。
(1)仔细看,一根棍子,一个半圆,是什么字母?(b)
(2)老师变身拼音魔法师,我变变变。这是什么字母?(p)
(3)比较b和p,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b、p都是由一根棍子和一个半圆组成,半圆在右边。不同:b半圆在下,p在上。)
2.师领学生做字母手指操。(用手指组成b、p的形状。)
四、书写指导
1.复习四线拼音格,观察b、p的占格位置。
2.说说b、p分别住在四线格的哪几格?
3.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领。(b一竖要写直,第二笔半圆写饱满。p先写一竖要写直,右半圆写饱满,不碰上下线。)
4.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5.投影展示书写,引导生评价,学生进行二次修改。
五、布置作业
1.找找生活中像b、p的事物。
2.背诵b、p的儿歌。
3.书写b、p。
第二课时
一、找一找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生找出哪个像p、哪个像b,哪个像m,哪个像f?
2.引生例举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形状像b、p、m、f,说一说。
二、看图学拼音
1.【课件出示孩子在门下捉迷藏的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四线格中的m,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课件出示爷爷扶拐杖的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他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四线格中的f,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诵读儿歌
两个门洞mmm,
一根拐杖fff。
4.发音指导:
发m音时,双唇闭合,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
发f音时,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教师示范,学生练读。
5.师领学生做字母手指操。(用手指组成m、f的形状,并说出自己拼的字母的名字,教师相机正音。)
三、书写指导
1.复习四线拼音格,观察m、f的占格位置。
2.说说m、f由几笔组成,分别住在四线格的哪几格?(m三笔写成,占中格,f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
3.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领。(m左右两部分要一样大,f的横比较短,写在比第二条线略低一点的位置上。)
4.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5.投影展示书写,引导生评价,学生进行二次修改。
四、看图认词,积累词汇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教师引生看图猜词,出示词语,领读词语。
萝卜?山坡?瀑布?父母
抹布?扶起?木头?头发
五、布置作业
正确书写声母m、f。
第三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用手势或口型表示字母,让学生猜一猜,举起相应的拼音卡片。
2.认读声母b、p、m、f。
二、拼读音节
1.指导学生看拼读示意图,自己尝试拼读
(1)引生观察,他在做什么?(推木箱)
(2)课件演示声母b和韵母ɑ相拼成音节bɑ。(把声母b和韵母ɑ相拼在一起,拼出bɑ这个音节来。)
(3)教学拼音方法,带领学生读“b—ɑ=bɑ”(前音轻,后音重,两音相连碰一碰。)
2.带调拼读。
【课件出示猪八戒、拔萝卜、打靶、水坝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借助具体事物正确拼读音节。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引生看图说词语。
八朵花、八仙过海
海拔、拔河
把手
石坝、三峡大坝
3.多种形式巩固带调拼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分组比赛、男女比赛、双列火车读。)
4.单韵母o、i、u看到a和b、p、m、f交朋友,也都赶来了。它们谁能成为好朋友,我们快来读读吧!(练习拼读。)
(1)自读、同桌练习读,指生读,教师正音。
(2)游戏:气球升起来了
气球上带有b、p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对的气球就能上升到空中。
(3)摘苹果游戏。
苹果上带有m、f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对的就能摘下大苹果。(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其说出一个词语。)
5.朗读儿歌
牵牛花,爬篱笆,
往上爬,往上爬,
嘀嘀嗒,嘀嘀嗒,
爬到屋顶吹喇叭。
三、学习词语
1.【课件展示爸爸、妈妈的图片】引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爸爸、妈妈的印象。
2.利用卡片正确拼读音节,“爸爸、妈妈”第二个字都要读轻声。
3.朗读儿歌
爸爸妈妈和我
我爱我的爸爸,
也爱我的妈妈,
爸爸妈妈都爱我呀,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字母卡片做字母碰碰碰游戏。
《b p m f》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
3.学习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难点:
1、bpmf的正确发音。
2、认清字形,区别b和p的半圆位置。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拼音卡片、小黑板。
2、实物投影仪。
主要板书计划:
bpmf在四线格中的书写;
bpmf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在书上描红两遍。
2、完成作业本。
课外:
读汉语拼音第三课。
《b p m f》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读b p m f。
2.学会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b p m f。
3.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
认清形、发准音,掌握拼读方法,正确拼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认读生字。
(一)师:请拿出你手中的生字卡片,读一读、认一认。
谁想给大家介绍你认识的字朋友?
生:我认识“妈”,“妈”。(齐:妈妈)
师:我们都有一个好妈妈,老师不仅有妈妈,还有姑妈。你们呢?
(生:舅妈、姨妈、亲妈……)
一起读读“八”吧!讲:“我们班有八个学习小组。”你们能像老师一样用“八”字说一句话吗?
在复习生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词汇,进而让学生练习说话。
三、认识声母b p m f。
(一)认识b
师:我们会用“八”说这么多词句,有没有哪个同学会拼读“八”呢?
(如果学生表示会,就从这里开始)
你能给大家拼拼吗?
(如果学生表示不会,就从这里开始。)
1.课件演示,音节闪动,问:这个音节有几个拼音字母?
哪一个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韵母宝宝?第一个字母宝宝念什么?大家都试试“b b b ”。
2.问:我们是怎样发出这个音的呢?上下唇轻轻相碰,突然张开。
3.师:在声母家庭里,有二十多个声母宝宝呢。我们刚认识的b,你们看,象什么?
4.课件演示:录音机上闪出b,声音“丁丁、丁丁、听广播。”
问:你们猜猜丁丁在听什么节目?
讲:原来这一天是八月八日——丁丁的生日,爸爸出差就通过电台,为丁丁点歌,祝他生日快乐。
(音乐即将结束,传来一阵敲门声。丁丁,是我们,我们来祝贺你的生日。)
由认识字母,引申到给丁丁过生日,充满生活情趣。
(二)认识P
1.课件出示书上插图
讲:看,冬冬已经到了,洗好了水果,正在往水池里泼脏水呢。(水闪)
课件声音:这里藏着一个声母宝宝,你能找出来并叫出它的名字吗?
2.讲:P就好象是水盆里倒出来的水。
课件声音:冬冬、冬冬、来泼水
(三)认识m、f
1.课件出示书上插图
问:我们也赶快进去吧。咦?怎么打不开?
课件声音:看看我在干什么?(师做摸门动作)再仔细看看这两扇门,第三个声母宝宝就在这里!
2.师:我们一起来说歌谣吧。
“丁丁、丁丁、听广b,冬冬、冬冬、来P水。两扇小门m m。爷爷的拐杖ff。”
3.问:看看f,你觉得它还像什么?
三个声母教学层次。通过自编歌谣与手势,使学生在浓浓的参与兴致中,分辨声母的形状、发音。伴着歌谣学字母,使学生兴趣高涨,记忆牢固。
四、学习书写声母b p m f
1.师:时间不早了,小朋友们该回家了。4个声母宝宝也要回家了,你们知道声母宝宝住在哪吗?它的家就在四线三格里。
2.课件演示:声母b p m f笔顺。(伴歌谣)。
3.重点指导f的书写。师板书,并讲解:先在上格起笔写右弯,不抬笔穿过第二线写竖,碰到第三线停住。再贴着第二线写一短横。
4.在你的纸上试着写写。
5.讲评。
有重点,有讲评,指导扎实有序。
五、练习拼读音节
(一)通过练习拼读,引导学生总结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
讲:在一个音节中,声母要读的又轻又短,韵母要读的重一些、响亮一些。从声母到韵母就象滑梯一样,滑过来,不间断。
(二)试拼ma
(三)按四声顺序试拼。
1.板书pa,指名拼读。
2.出示ā á ǎ à,讲:一个一个试着拼拼。
3.师:你们自己又发现了一种拼读音节的方法——按韵母四声顺序一个一个找读,一个一个试拼。
4.课件出示:fā bō pō mō fō bī pī mī bū pū mū fū及四声。
多种形式练习拼读,充分发挥了小组学习的优势,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声母宝宝。知道声母和韵母连在一起可以组成音节。我们还发现了不同的拼读方法。今后,就可以通过拼音认识更多的汉字,学习更多的知识了。
《b p m f》教案 篇5
教学重点
1.学会“b p m f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读音节的方法。
3.学会拼读“b p m f”与“u、o”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6个朋友(出示a o e i u ü)一起读读,你们读得真准,能不能按字母顺序摆一摆,再按顺序读一读。你们记得真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b p m f ”的音形
(一)学习“b”的音形
1.出示“b”的图
(1)引导同学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问:这个字母念什么?同学试读“b”。
(3)讲:听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发音时,把两片嘴闭合,把气
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
(4)教师范读。
(5)同学学读,体会发音方法。
(6)开火车读。
2.学习“b”的形
(1)引导同学提问:怎样记住“b”的形?或“b”与图中的哪一局部很像?
(2)你们能编一个记忆“b”的小儿歌吗?
拉开天线听广播“b b b”。
右下半圆“b b b”。
6字“b”。……
3.指导书写b
(1)讲:我们先认识一个字母基本笔画:“丨”上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3)同学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
(4)同学书空笔顺。
(5)同学在拼音本上抄字头。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同学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同学和时褒扬鼓励。
(二)学习“p”的音形
1.出示“p”的图
(1)同学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同学试读字母“p”。
(3)讲:发“p”音时,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注意
“p”比“b”的气流强,把气送出口外注意也要读得又轻又短。
(4)教师示范读。告诉同学“b”不送气,“p”送气。可以用一页纸
放在嘴前,看纸的'颤抖大小作区别。
(5)同学随读体会发音要领。
(6)发纸条,试验比较,区别发音。
(7)指名读。
2.学习“p”的形
(1)同学提问:字母“p”与图的哪一局部很像呢?
(2)谁愿意编儿歌记忆“p”的形呢?
右上半圆“p p p”。
端起脸盆把水泼“p p p”。
路灯“p”。
3.指导书写“p”
(1)认识基础笔画:下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p”的书写,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观察后同桌同学说一说?
(3)同学独立书写一个。
(4)教师选择一位同学书写的字母在投影上进行展示。
你认为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太好!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竖从第二条线起笔写竖,到第四条线上面一点停笔,然后再写右半圆。
(5)同学结合书中的范字进行对照比较,修改!
(6)同学再独立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b p m f》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渗透识字。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及正确书写方式。
2、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韵母带调拼音。
教学具准备:
课件、拼音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单韵母:(拍手念儿歌: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突uuu,口吹哨子üüü)
2.抽读带调单韵母。
3.揭题:跟老师读一首小儿歌:爸爸带我爬山坡(pō),爬上山坡看大佛(fó),大喇叭里正广播(bō),爱护大佛不要摸(mō)。渗透性学习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声调都是标在韵母的上面
二、学习b、p
1.学习b的发音: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的人在做什么?结合插图让学生记住b的音和形(听广播)(收音机的外形与b形似)指导发音,这个声母的发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得轻一点短一点。顺口溜识记:收听广播bbb。(多种形式练读,纠正读音)
2.学习p的发音:看第二幅图,说说图上画的人在做什么?(泼水)(泼出的水与盆边形似p)指导发音,这个声母的发音也是把泼水的泼读得轻一点短一点。顺口溜识记:脸盆泼水ppp (多种形式练读,纠正读音)
3.强化练习bp的发音:师拿出两张纸试验,学生注意观察,看你发现了什么?(说明读p是气流较强)学生把手放在嘴前,自己试一试,体会体会(生练习)
4.指导书写bp。想一想:b和p有什么不一样(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
指导书写b和p,注意占格位置(师范写,生练习)你觉得它还像什么,你用什么东西代替这个字母来记住它的外形?指导书写p,注意占格位置(师范写,生练习)
三、学习m、f
1.看图片引出声母mf(飞机模型的拼音:fēi mó,)
2.学习m的发音: 多种形式练读
学习m的书写:通过观察字母m与插图记住外形。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么记住它,还像生活中见过的什么东西(麦当劳标志等)(顺口溜识记:两个门洞mmm)指导书写m,注意占格位置(师范写,生练习)
3.学习f的发音与书写:结合插图。(一尊佛像)f读的时候上面的牙齿要接触下面的嘴唇,然后让嘴巴里面的气流冲出来。师示范读,学生跟读。让学生说说生活当中见过的跟f很像的东西(伞把朝上)(顺口溜识记:一根拐杖fff)指导书写f,注意占格位置。(师范写,生练习)
4.师总结:bpmf四个声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读的时候都要读得又轻又短,生齐读顺口溜,巩固bpmf的发音。
四、学习拼读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师示范:b—a→ba)拼读ba的四声(出示b—ā→bā八个,b—á→bá拔草,b—ǎ→bǎ火把,b—à→bà爸爸)
练习1、(mī mí mǐ mì pō pó pǒ pò fū fú fǔ fù 皮 p—í→pí 马 m—ǎ→mǎ 发 f—ā→fā
练习2、拼b—ǐ→bǐ 笔 m—ō→mō 摸 f—ó→fó 佛 b—ù→bù 布 m—ǔ→mǔ 母 p—ò→pò 破)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声母朋友分别是bpmf,学会了他们的发音、书写,还学会了自己读拼音认识汉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回去的时候要把这四个声母再好好地读几遍,课本上的拼音也要去拼一品。
六、作业:1、抄写声母b p m f 2、自己拼一拼41页的音节
七、板书:声母:bpmf
《b p m f》教案 篇7
教材简说: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配有一幅郊外游玩的情境图。爸爸和孩子在爬山,孩子手里拿着的收音机正在播放音乐,“播”提示b的音,收音机提示b的形。山坡的“坡”提示p的音,男孩T恤上的字母“p”提示p的形,两个孩子在山脚捉迷藏,小女孩躲在山洞门后,小男孩正蒙着眼睛用手摸。“摸”提示m的音,山洞门提示m的形。爸爸手中的拐杖提示f的形。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ɑ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ɑ的拼音;三是b、p、m、f和ɑ、o、i、u相拼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爸爸、妈妈”两个词语,其中“爸、妈”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四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爸、妈”,要求书写的字母b、p、m、f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b、p、m、f与单韵母a、o、i、u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爸爸、妈妈”2个词语,认识“爸、妈”2个生字。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拼读韵母带调的音节。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bpm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
六个单韵母的卡片,自制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在拼音王国里认识的单韵母宝宝吗?今天他们坐着火车来看你们来了,(出示课件)高兴吗?(学生认读单韵母)
2、还有两位朋友也想你们了,知道是谁吗?(出示课件,学生认读声母y、w)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四个声母,请同学们看老师书写课题。板书课题:b p m f
二、学习b p m f
(一)学讲故事,编儿歌。
1、同学们最喜欢画画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幅画,想看看吗?(出示插图)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画,跟老师一起讲故事,好吗?(启发学生讲故事)
3、根据故事,老师编了一首儿歌,想听听吗?(课件出示儿歌,师读儿歌,学生听。)今天要学的四个声母就藏在儿歌里,你听出来了吗?
(二)学生找声母(按学生找到的顺序分别出示声母)
预设:
1、学习b
(1)播放的“播”读的轻短些就是b的音,师范读,请学生看老师嘴型,认真听,师提示读b时双唇闭紧,突然放开,然后指导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读b的音。)
(2)b像图中的什么?(学生找到后出示收音机的图片,让学生记住b的形。)
(3)学生自己编口诀记住b。(发挥学生想象力,自己创编。师适时指导,对于合适的给予肯定。)
2、学习p
(1)山坡的“坡”读的轻短些就是p的音,师范读,请学生看老师嘴型,认真听,师提示读p时双唇闭紧,突然放开,然后指导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读p的音。)
(2)p像图中的什么?(学生找到后出示小男孩上衣的图片,让学生记住p的形。)
(3)学生自己编口诀记住p。(发挥学生想象力,自己创编。师适时指导,对于合适的给予肯定。)
3、学习m
(1)用手摸的“摸”读的轻短些就是m的音,师范读,请学生看老师嘴型,认真听,师提示读m时双唇闭紧,突然放开,然后指导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读m的音。)
(2)m像图中的什么?(学生找到后出示门洞的图片,让学生记住m的形。)
(3)学生自己编口诀记住m。(发挥学生想象力,自己创编。师适时指导,对于合适的给予肯定。)
4、学习f
(1)“风儿”里就含有f的音,师范读,请学生看老师嘴型,认真听,师提示读f时上齿咬住下唇,摩擦出声,然后指导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读f的音。)
(2)f像图中的什么?(学生找到后出示拐棍的图片,让学生记住f的形。)
(3)学生自己编口诀记住f。(发挥学生想象力,自己创编。师适时指导,对于合适的给予肯定。)
(三)比较b和p的不同
1、根据半圆位置的不同,得到口诀: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
2、比较b和p读音的不同:每人一张薄纸,对着纸读,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同。
3、指导书写b和p并比较:在四线格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四)指导书写m和f
(五)游戏:猜谜语(四个口诀),巩固学生所学。
(六)学生练写四个声母。
三、布置作业(书写四个声母,各一排。)
板书设计:
b p m f
右下半圆,bbb
右上半圆,ppp
两个门洞,mmm
一根拐杖,fff
《b p m f》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准确拼读由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表示四声的抽拉式卡片,悠扬动听的乐曲,用彩塑纸剪成i、c两个笔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情境,感受字母发音
1.同学们,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2.你们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3.出去旅游多开心啊!不过还要注意爱护文物。我们一起来念首儿歌: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可以让学生多念几遍“山坡”、“大佛”、“广播”、“摸”。)
二、借助表音表形图,学习字母音和形
1.学习“b”。
(1)教师出示“帆板冲浪”图,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出示卡片b,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发音:这个字母读音与“波浪”的“波”很像,把“波”读得轻些短些就可以了,谁会念?请你做小老师带同学念一念。
(3)教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注意看口形,仔细听,模仿发音。(可以分组“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可以让学生带小镜子边照边体会发音要领:发b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打开,气流爆发出来,发出的音要特别轻、短;也可以用“波”、“播”来提示发音。)
(4)教师用彩塑纸剪成的笔画拼出 b,引导学生形象记形:你觉得b与图上什么地方很像?你觉得b还像什么?
【点评】这样的直观演示既便于学生了解字母的笔画笔顺,为后面写字教学打下基础,又便于学生发现字母与图中的帆板、身子弯曲的人很像,使字母活了。
(5)教师启发学生根据b的读音、形状自己编顺口溜。
2.同样方法学习p、m、f。在学习p的发音时可以让学生拿张小纸条放在嘴边,比较与b的发音气流的不同。
三、利用书写教材,自主练习写字
1.学生认读b、p、m、f卡片。
2.学生把课本翻到第12页,自己看一看下半页的书写教材。根据红色箭头和蓝色数字,用手比划,看看每个字母该怎么写、几笔写成,再看看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3.请学生上黑板用彩塑纸剪成的笔画l、c在四线格里拼出“b"、“p”。
【点评】对于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容易混淆的字母,在刚开始学习时通过动态操作,使得学生形成鲜明正确的印象。
4.教师请学生做老师,讲解笔画笔顺,老师用红色粉笔在四线格中板书,然后再用白色粉笔描红。边描边讲述描红要求:不来回涂,不出红线。
5.教师播放节奏舒缓、悠扬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调整呼吸,摆好写字姿势,认真描红。先描书上的两个,再描习字册上的,描一个,仿写一个。写完注意自我对照。再仿写一个。教师巡视、评点、反馈。
【点评】写字指导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要给学生充足的静心写字的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搜集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鼓励学生自我观照,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由图入手,学习“两拼法”
1.教师出示“八只大雁”图,请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有几只大雁。
2.教师出示音节bā,告诉学生这个音节就念“八”。学生练读。
3.教师讲故事,点拨拼音方法:有一群猴子也在学拼音,他们想,如果没有图,只看这个音节,怎么才能读出音呢?这时,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b,轻轻念b,另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o,大声念a,他们合在一起就念——(让学生自由充分地练习,尝试发音。)
4.教师出示音节ba的四声抽拉卡片,让学生自主练读,联系口语中相关词语说一说。说得好的,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有关的汉字。
二、联系生活,练习拼读音节
1.教师出示“山坡”图。学生练习拼读音节po及四声,注意联系生活中的口语经验。
2.同样方法学习音节mǐ、fǔ及四声。
【点评】音节拼读的练习一定要联系图画、联系学生生活,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的时间,不要把拼读诀窍的口诀作为知识点反复教学生记忆。拼音的诀窍应在拼读音节的过程中自然渗透掌握。
三、进行游戏,巩固拼音练习
1.游戏:“摘苹果”。教师画一棵大苹果树,上面挂着又大又红的“苹果”,每个“苹果”上分别写着音节:ba、bo、pa、po、mi、ma、fu、fa。读对音节的学生就奖励他一个“苹果”。为了激励学生,“苹果”可多准备些,音节可以重复,目的是让学生反复练读。
2.游戏:“开火车”。教师画一列火车,车厢上写着由b、p、m、f与六个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音节拼读练习。
《b p m f》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学会“b p m f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能力目标 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读音节的方法。
情感目标 学会拼读“b p m f”与“u、o”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难点 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方法 讲授、谈话法、朗读、背诵、练习、读书指导、讨论、启发、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6个朋友(出示a o e i u ü)一起读读,你们读得真准,能不能按字母顺序摆一摆,再按顺序读一读。你们记得真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b p m f ”的音形
(一)学习“b”的音形
1.出示“b”的图
(1)引导学生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问:这个字母念什么?学生试读“b”。
(3)讲:听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发音时,把两片嘴闭合,把气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
(4)教师范读。
(5)学生学读,体会发音方法。
(6)开火车读。
2.学习“b”的形
(1)引导学生提问:怎样记住“b”的形?或“b”与图中的哪一部分很像?
(2)你们能编一个记忆“b”的小儿歌吗?
拉开天线听广播“b b b”。
右下半圆“b b b”。
6字“b”。……
3.指导书写b
(1)讲:我们先认识一个字母基本笔画:“丨”上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3)学生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
(4)学生书空笔顺。
(5)学生在拼音本上抄字头。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二)学习“p”的音形
1.出示“p”的图
(1)学生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学生试读字母“p”。
(3)讲:发“p”音时,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注意
“p”比“b”的气流强,把气送出口外注意也要读得又轻又短。
(4)教师示范读。告诉学生“b”不送气,“p”送气。可以用一页纸
放在嘴前,看纸的颤动大小作区别。
(5)学生随读体会发音要领。
(6)发纸条,试验比较,区别发音。
(7)指名读。
2.学习“p”的形
(1)学生提问:字母“p”与图的哪一部分很像呢?
(2)谁愿意编儿歌记忆“p”的形呢?
右上半圆“p p p”。
端起脸盆把水泼“p p p”。
路灯“p”。
3.指导书写“p”
(1)认识基础笔画:下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p”的书写,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观察后同桌同学说一说?
(3)学生独立书写一个。
(4)教师选择一位同学书写的字母在投影上进行展示。
你认为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太好!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竖从第二条线起笔写竖,到第四条线上面一点停笔,然后再写右半圆。
(5)学生结合书中的范字进行对照比较,修改!
(6)学生再独立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学习“m”的音形
1.出示“m”的图
(1)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做过摸人游戏吗?
(2)这个字母怎么读?
(3)发“m”音时,双唇闭拢,把气赌住,气流从鼻子里出来,声带有些颤动。教师示范读。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5)开火车读。
2.学“m”的形
(1)看图说说怎样记住“m”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两个门洞“m m m”
3.指导书写“m”
(1)认识基本笔画:右弯竖。
(2)学生书空。
(3)请同学观察书中字母“m”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
(4)教师范写,强调“m”占中格,注意左边和右边的门洞要一样大。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展示书写好的,有进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f”的音形
1.学习“f”的音
(1)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佛”的音读“f”。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
(3)学生体会读。
2.学习“f”的形
(1)怎么记忆“f”的形呀!你们见过拐杖吗?
教师出示拐杖,帮助记忆“f”的形。
(2)编记忆“f”的小儿歌:
爷爷拐杖“f f f”。
一根拐棍“f f f”。
3.指导书写“f”
(1)认识基本笔画:右弯竖。
(2)观察书中“f”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写到中格第三条线停笔,第二笔横写在第二条线下边略低一点的位置上。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教学总结】
《b p m f》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引领同学们走入拼音王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小视频讲解知识点,让学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掌握了yi wu 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2、善于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来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指读、开小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加强巩固知识点,力争做到查缺补漏,让每一个孩子都顺利掌握知识点。
3、注意善于组织管理教学,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纪律情况,提醒走神的学生及时回到课堂中去。
不足之处:
1、小习题的设置只让同学在台下说,有的同学并不明白究竟具体哪些是韵母,哪些是声母,哪些是整体认读音节。可尝试通过让学生上台来指读的方式完成小练习。
2、关于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进行分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孩子过高,孩子对于分类的概念还不是很明确。
3、在教学声母时候要求干脆利索,但是教学韵母时应该要求读完整,这一点的要求有所欠缺。
4、大声读并不等于喊,要求学生做到声音洪亮但不是大声喊。
5、整个课堂最后可以尝试安排书写或者小游戏的互动等,做到有效穿插结合。
《b p m f》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b p m 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ba。
教学重点:
1、b p m f的发音方法以及识记。
2、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1、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
2、声母b和带调韵母a的拼读。
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老师知道我们一(5)班的小朋友最爱交朋友了。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拼音王国游玩,再交四位拼音朋友。
2.瞧,国王派单韵母家庭坐火车来迎接我们了,老师把它们请出来,小朋友们你们一起大声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吧。
3.看你们这么热情,这些韵母朋友可高兴了,瞧,它们都戴上了声调小帽,现在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4.我们的课堂真热闹!看,声母家族也派了两名成员来了,他们是——(生:y w)
5.刚才y和w告诉贺老师,他们想带大家一起坐上声母列车去拼音王国认识新朋友,你们想去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出发咯!
6.小火车带我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公园,公园里可真热闹呀!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公园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生回答,引导学生将看到的说完整)
7.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说的可真完整。是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大家都到公园里玩耍。你们看,一对兄妹正在山脚下捉迷藏,妹妹躲在门后面,哥哥蒙着双眼正用手小心地摸着。哎,你们再往上看,不远处,一对父子正在爬山,爸爸手扶拐杖,孩子紧随其后,两人似乎在比谁爬的快呢,你们仔细看,孩子手里还拿着的收音机正放着广播,好像在给父子俩喊加油呢!
8.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就藏在公园里,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他们吧!
二、认识新朋友
(一)学习声母b
1.你们看,这就是小男孩手上拿着的收音机,这位小姐姐正在用收音机听广播呢!听广播的播读的轻一些、短一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b。
2.请同学们看老师是如何发音的(看口型:读的时候,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轻轻把气吐出来)。跟老师读bbb。点生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
3.为了让大家更快地记住b,老师编了一首小儿歌,请同学们跟老师读bbb听广播。(两遍)这是b(贴拼音卡)
(二)学习声母p
1.父子俩边听广播边在——爬山坡,爬山坡的坡读得轻些、短些就是今天要交的第二个声母朋友p,p在读的时候先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把气快速送出来,跟老师读ppp。点生读、一二组读、三四组读、全班读。
2.谁能够给p编首儿歌?爬山坡ppp。这是p。
3.你们看,b和p多像一对双胞胎兄弟,但它们除了读音不同,你们仔细看一看,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4.读儿歌“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这是b这是p(指拼音卡片认读)
(三)学习m
山脚下,兄妹两玩捉迷藏玩的可开心了呢!你们看,这两个门洞的形状多么像我们的声母朋友m啊!看老师是如何读m的。请同学们跟老师读mmm。开火车读,横着读,竖着读,全班读。谁能给m编一首儿歌?两个门洞mmm。你们记住了吗?这是m(贴拼音卡片)
(四)学习f
父子俩爬山要爬很久,该多累啊,还好爸爸手里拿着一根拐杖,爬山的时候可省了不少力呢!你们看爸爸手里的这根拐杖多么像我们的声母朋友f啊!f该如何发音呢,看老师读f,请同学们跟老师读fff,谁来读?分组读。谁能给f编首儿歌呢?一根拐杖fff。这是f(贴拼音卡片)
三、同学们,你们学得真认真,现在你们能够找出藏在公园你的bpmf了吗?bpmf很高兴能和你们成为朋友,他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做课中操呢!
四、拼读音节
1、师:b和a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音节ba。该怎么拼读呢?大家看这个小女孩,她正用力地把b往前推,说明在读的时候声母b要快速滑向韵母a,要做到: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老师拿字卡碰撞拼读,演示效果读:全班齐读---分小组读---个别指名读(多几个)b和a站在一起,就可以给汉字注音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都给谁注了音呢?
2.出示P25第一幅插图,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了什么?(猪八戒手里拿着数字8)。
3.师:同学们眼睛真雪亮!猪八戒给我们送来了今天要拼读的第一个音节拼bā,请同学们把手拿出来跟老师读,点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同学们,你们的声音真洪亮,把小白兔都引来了,勤劳的小白兔正在田里拔红红的萝卜呢!ba加上第二声调,就可以给拔萝卜的拔注音了。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开火车读,分组读。为了考一考你们谁的眼睛更亮,老师决定带你们去打靶,看看谁射的最准。你们看给ba加上第三声调就是打靶的靶,请同桌之间相互读,请小老师带读。为了表扬你们学习这么认真,老师想请你们欣赏美丽的大坝,大坝的坝就是ba加上了第四声调。请同学们自己在下面将这个音节读一读,点生读,开双轨火车读,全班读。
4.刚才我们看着图拼读了四个音节,现在,老师把图去掉,你们还会读吗?全班读。你们可真能干!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和声母bpmf成为了好朋友,也学会了拼读音节ba,其实啊,bpmf还可以和更多的单韵母交朋友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b p m f》教案 篇11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配有一幅爷爷拄拐杖和小朋友一起爬山坡,还有两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游戏的图画。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分为两部分:一是b和a相拼的四声调的拼音练习并配有相关图片;二是bpmf与o、i、u组成的音节拼写。
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顺。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爸爸”“妈妈”“我”,配有一家人公园游玩的图画。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本课设计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安排上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原文呈现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ɑ、o、i、u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爸爸,妈妈”2个词语,认识“爸、妈”2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母b、p、m、f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的正确拼读。
难点: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复习导入。
1、游戏:字母手指操游戏。
教师读字母,学生做出相应的手指手势。中间穿插木头人游戏组织教学。
二、学习拼音音节。
1、小妹妹听见我们在快乐地学拼音,她也赶来学习了。(课件出示小姑娘图片)她一手推着声母b,一手推着韵母ɑ,两个字母碰撞在一起,就合成了一个音节bɑ。(课件出示拼读图片)
2、一个声母跟一个韵母碰在一起,就能合成一个音节,这就叫拼音。拼读音节的时候要注意声母读得轻短,韵母读得响亮,然后快速连读成音节。
跟教师说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
3、师范读(b-ɑ-bɑ),生跟读。相机强调:声母读得轻短,韵母读得响亮。
师生合作读。
师:b-ɑ生:bɑ
4、观看拼音教学视频,再次回顾复习bpmf及拼读,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组织教学。
5、教学带调音节bɑ。
(1)图上画的是谁?你们认识吗?(猪八戒)它手里举着的数字是几?(8)
(2)仔细看一看,这个音节和刚才的音节有什么不同呢?(指名答)
师小结:是的,它是带了声调的音节bɑ,就可以代表猪八戒的八,也能表示数字8、拼音时,韵母戴上声调帽子,就将韵母带调拼。(指名拼读)
(3)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带bɑ的词或短语?
(4)这只小兔子在干什么?(拔萝卜)谁能来拼一拼,注意拼读秘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
(5)指名读音节。(注意第二声要读到位。)
(6)师:除了拔萝卜,你还见过bá什么?
生:拔牙、拔草。
师:你能用bá说一句话吗?
生:爷爷今天去医院拔牙。
(7)课件出示射靶的图和河坝图及相关音节,自读,看图读。师相机强调第三声要拐弯。
6、教学其他带调音节。
(1)b和ɑ玩得这么开心,其他单韵母宝宝也想和这位大哥哥一起玩,你瞧它们来了。
指名拼读,开火车读。
(2)b和单韵母宝宝交朋友成功之后,声母p、m、f也想和其他单韵母交朋友。
课件出示p和带调的ɑ、o、i、u,自己先试试看,交朋友成功的举手。指名读。
师评:小朋友们可真棒,成功地帮p宝宝交了这么多朋友。那我们也去帮帮m、f交朋友吧。
(4)m、f宝宝交到朋友没,我来检查一下,请出我们的幸运大转盘。
(课件出示m和带调的ɑ、o、i、u组成的音节)师点,生读。
看样子m宝宝交朋友很成功。接下来看看f宝宝交到朋友没?谁来帮教师做检察官。
(课件出示f和带调的ɑ、o、u组成的音节)生点,生指名读。
(4)有些小朋友还没玩尽兴,还想玩吗?
我们来猜一猜。(课件出示拼音音节:mǎyǐ、dàmǐ、yùmǐ、mìfēng、fóxiàng、tóufɑ、mílù,
三、看图说话,学习生字词。
1、声母宝宝们都交到了朋友,它们和好朋友手拉着手去公园玩耍了,在公园里它们碰到了一家人,你们看。
预设:爸爸、妈妈,陪着小女孩玩儿。
出示词语卡片(爸爸、妈妈),学生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
2、识记“爸、妈”两个字。
看看生字上的拼音,你有什么发现?(第二个拼音都没标声调。)
“爸爸”“妈妈”两个词语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相机把轻声音节变红)
3、练习说话:你的爸爸、妈妈在家里喜欢做什么?(学生回答)
师小结:从小朋友的分享中教师发现我们的小朋友特别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特别爱你们,真是幸福的一家人。
教后反思
首先,创设情境,充分利用情景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使拼音教学情境化、生活化,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游戏和活动,同时结合多媒体资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升华。在游戏中学习,在拼读中学习。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播放多媒体时间较长,容易放松学生上课状态等。
《b p m f》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四个声母,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声母b、p、m、f与单韵母的拼音,会拼读bá、bù、pá、mā、mù等音节。
3、初步学会读轻声。
4、会在四线格里照样子抄写b、p、m、f四个声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b、p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声母。声母的发音和单韵母不一样,它念得又轻又短。
三、教学声母b。
1、看图说话引出b。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这个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得又轻又短。
2、教学b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
(3)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b像什么?b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的天线,右半圆像收音机。读顺口溜:“我听广播b、b、b。”
3、学习b和ɑ的拼音。
(1)看图引出bá。
图上画着什么?(一位老伯伯。)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
b o 让学生拼读,体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成一个音节:bo。
(3)念儿歌,边读边表演,作为课中操:“一只小白兔,用力拔萝卜。”
四、教学声母p。
1、看图说话引出p。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可以这样说:“小兔用脸盆泼水。”“泼”的声母是p。
2、教学p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突然张开嘴唇,把气送出,发出p音,要轻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
(3)b、p对比读。教师用一张白纸放在嘴前,读b时白纸不动,读p时气流吹动白纸。让学生口对着手心试读,体会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4)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想象,p的一竖像水往下流,p的半圆像脸盆。顺口溜:“脸盆泼水p、p、p。”
3、学习p和ɑ的拼音。
(1)看图引出pá。
图上画着什么?(一位小朋友爬坡。)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p-á-pá
学生自由拼读,指名、正音、领读。
变声调,让学生拼读:pà、pā、pǎ。要求带调拼读。
五、巩固练习。
认读卡片。
六、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m、f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b、p。(集体练,个别读)
2、拼读bá、pá及四声。
二、教学声母m。
1、看图说话引出m。
“摸”的声母是m。(出示m)
2、教学m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气流从鼻子出来。
(2)记忆字形。用顺口溜记字形:“两扇小门m、m、m。”
3、指导书写。m的笔顺是:m ,一笔写成。m写在四线格的中格。
4、教学m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mō。
三、教学声母f。
1、看图说话引出f。
2、教学f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发出音。
(2)记忆字形。
“像根拐杖f、f、f。”“像把雨伞f、f、f。”
3、指导书写。f两笔写成,写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
4、教学f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fō。
四、巩固练习。
1、猜字母。
(1)两扇小门是什么声母?
(2)一竖像天线,右下半圆像收音机,是什么声母?
(3)一竖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圆像个盆,是什么声母?
(4)像根拐杖是什么声母?
2、听音取卡片。教师读一个声母,学生取出卡片。
3、用卡片认读声母和音节。
板书设计:
b p m f
《b p m f》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 p,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准确拼读b p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二、教学重点
能够读准bp的音,认清它们的形。
三、教学难点
准确拼读bp与单韵母组成的二拼音节,初步学习拼读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汉语拼音的情境,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单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么,在拼音王国里,共有63位成员,它们都住在韵母城堡中,整体认读音节城堡中和声母城堡中。看,住在韵母城堡中的单韵母,迫不及待地想与各位同学打招呼啦(出现a,o,e,i,u,ü),谁愿意代表我们一三班与他们打打招呼。师:让我们一起与它们打打招呼吧。
师:正说着,住在整体认读音节城堡中的他们也跑来了,谁愿意来读读,男生读,女生读。
(过渡)现在他们都戴上了帽子,跑到了大家的面前,你们还能认识他们么?让我们开火车来读读他们吧。
2、开火车读读带调的单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师:其他小朋友也是有任务的,如果这节火车对了,就请你跟着读一遍,如果开错了,就请你举手帮帮他。
(过渡)看来它们戴上帽子,也难不倒大家,除了学习了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我们还认识了住在声母城堡中的它们,谁愿意来读。
3、关注声母y、w,引出接下来学习的内容。
师:喊他们名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轻短)住在声母城堡中的字母,除了y,w,还有21位成员呢,你们还知道有谁么?师:同学们知道得还真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会一一地来认识这些声母,看看,我们从中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学习b的读音、形、及其与韵母相拼
1、学习b的发音
a、出现b,让学生先来读一读。
b、出现图片,让学生看看自己有没有读正确。声母b的发音,只要把广播的播,发得轻一点,短一点。 c、教师示范,学生个别读,纠正“b”的读音。
2、记住b的形
a、像个广播bbb
b、像个6字,bbb、
c、让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发现b也藏在我们的双手中:竖起拇指,bbb
教师小结:看来要记住声母b,方法可真不少,同学们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顺口溜,来帮助自己记住b的样子。
(过渡)其实声母在拼音王国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跟着b,去看看声母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吧。
4、学习b与韵母相拼
a、出示小女孩推卡片的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声母和韵母相碰形成音节。
b、学生练习b与a相拼提醒学生注意:前音轻短,后音长,两音相碰猛一击。
c、a带上声调,让学生读一读,直到学生能直接呼出。先请学生自己来试试,然后请学生个别读读,并组词。
d、b与其他单韵母相拼先让学生自己来试试,再让学生个别来读读,读的好的,当小老师读。
e、b与带调的韵母相拼,让学生摘摘苹果。先让学生自己来摘摘苹果,个别来摘苹果。
f、认识汉字“爸”
(过渡)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声母,今天要学习的第二个声母藏在这幅画中,你知道是谁么?
(三)学习p的读音,形
1、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先让学生读准音,出示p;说说在图中的哪里发现p,编编顺口溜记住它的音,形。
2、点到声母p也可以和单韵母a,o,i,u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音节。并安排学生下节课交流。
(四)书写b、p
1、观察b、p在四线格中的位置。他们两竖的起点和收点,半圆的书写。
2、范写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
3、反馈书写自己书写,反馈。
五、教学反思
首先对于新教授的内容,一定要有教师的示范,在教学声母b时,选择了先出现声母,让学生尝试读,再出现图片让学生自我检查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对于刚学习拼音的学生并不适合,使读得不够标准的学生没有马上意识到自己发音上的问题;并且这样也失去了让学生观察图,培养说的能力的机会。其次对于拼音教学个别指导还是不够的,在教学中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站起来读一读。接着这堂课安排的内容过分充实,学生学得有点累。有些内容可以放到第二课时教学,使得这一课时的内容上得更加扎实,简练。最后低年级的课堂管理还是要加强,将课堂规范渗透到每一个小细节当中,培养学生上课坐端正,身体不乱晃,学会用眼睛仔细看,用耳朵认真听等良好的上课习惯。
《b p m f》教案 篇14
一、说教材
《b、p、m、f》是汉语拼音第3课。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4个声母,配有一幅郊外游玩的情景图。情境图主要用以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声母b、p、m、f,教材以活泼生动的卡通画形式将b、p、m、f四个声母呈现给学生,旨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住四个字母。第二部分是声母b p m f与单韵母的拼读练习。第三部分是“爸爸、妈妈”两个词语,其中“爸、妈”是本课要认的生字。第四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爸妈”,要求书写的字母b p m f的笔顺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爸爸、妈妈”2个词语,认识“爸、妈”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声母“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刚入学,又因为学习方式的变化有些许不适。汉语拼音的学习内容本来有点枯燥,加上孩子年纪小,活泼好动,个性十足,所以,应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同时,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儿童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号,缺乏具体的内容,学起来枯燥无味,儿童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拼音教学必须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采用多种活泼生动的形式,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特点,创设“爸爸带小孩爬山,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本课的四个声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
2、联系生活发音: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语拼音字母标识的语音,其实是在儿童口语中经常出现的。因此,教学中,利用情境图,组词进行发音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汉语拼音并不难,很有趣。
3、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声母b、p、m、f的发音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编口诀记忆字母,并发挥自己的潜能,快乐地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韵母引入
(二)、学习声母b p m f
1、学习发音
2、学习书写
3、编儿歌识记
(三)、学习声母b和单韵母a的拼读
《b p m f》教案 篇15
教学要求:
1、学会b p m 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其四声。
3、学习带调拼图音节,开始练习直呼音节。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四个声母及由这些声母组成的音节,练习直呼音节。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会b、p二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准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复习 导入新课
1、用邮递员送信的游戏复习前面所学的6个单韵母。
2、在上个星期里,老师带着小朋友认识8个好朋友a o e i u v y w,今天老师又有2个声母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二、学习声母b、p
1、学习声母b的读音。
a、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例:一个小女孩在听广播。小女孩听广播听得很认真。收音机在播放动听的歌,小红在认真地听广播。
听广播的“播”,播放的“播”,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今天想和你们交朋友的声母“b”的读音。
b、请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示范发音,大家注意小老师的口型变化。
c、通过你刚才的观察和你自己亲身体会,谁能告诉大家这个音该怎么发?(先双唇紧闭再放开。)
d、齐读、同桌对读,个别检查。
2、学习声母p的发音。
a、看图,请看,你看到了什么?(要尽量和别人说的不一样)
例:小朋友手举红旗在爬山坡。山坡上有个小男孩在爬山坡……
如果我们同样把山坡的“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试试看,读一读,这就是声母p的读音。
b、自己试着读读看。
c、齐读、同桌对读,个别检查。
3、辨别“b”、“p”的发音。
a、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请小朋友拿出老师课前发下来的纸,像老师这样挡在嘴前,先发“b”音,再发“p”音,你们试一试,看看在发这两个音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先发音后观察)
b、交流:发“b”的时候气出得不多,纸不大动;发“p”的时候纸动了。
发“b”的时候气轻,发“p”时的气重,小朋友在发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齐读、同桌对读,个别检查。
4、辨别“b、p”的形。
a、看看这两个声母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b、谁能想想办法记住他们,但是又不会把他们认错。编顺口溜: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
c、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摆一摆。快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竖条和半圆(老师举起竖条和半圆),就用竖条和半圆把我们今天刚认识的新朋友摆出来,自己试试吧,一边摆一边读。(教师巡视检查)
d、我们来个比赛吧!准备好了,注意听!老师发出哪个声母的音,你们就摆哪个,准备,看谁听得准、摆得快。“pp”
学生摆p的形。(同桌检查)“bb”学生摆b(再检查)
三、课间游戏。
摘苹果复习a的四声
四、学习b p与a的拼读方法。
1、习“b”和“a”组成的音节
(1)先出示声母“b”,再出示“a”
(2)问:小女孩在干什么?
(3)讲:小女孩在推卡片“b”,表示“b”和“a”要快速连读。
(4)教师范读“ba”,学生仿读。
强调拼音的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不留空。”也可这样记:“声韵连着发,千万别分家。”
(5)学拼音方法儿歌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体会发音要领。
2、拼读练习
小组拼读---个别拼读—通火车
3 做游戏
生1:拿卡片b说:我是b,谁是我的好朋友?
生2:那卡片说a:我是a,我是你的好朋友。
齐:b——a ba
全班:b——a ba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声母mf以及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其四声。
一、复习检查。
1、指读声母卡片b p。
2、教师引读:像个6字b b b,反写9字p p p。
二、教授新课。
1、教学声母m。
1)教学m的读音。
出示图三,提问,图上画了谁?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出示m。告诉学生:m的读音和蘑菇的蘑有点像。教师范读m和mo。指名说说m和mo哪儿不同。讲述m的发音方法。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巡视,重点帮助发音有困难的学生。
2)初步感知m的书写。
指名说说记住m的方法。指导书写m的方法。指导书写笔顺。教师范写,学生仔细看。分解笔划。告诉学生写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学生描红。
2、教学声母f。
出示图四,图上画了什么人?他在干什么?出示f。教师读三遍。讲述发音要领。读f时,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嘴唇上,让气流摩擦出来。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教学f的写法。
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f。自学课本中f的内容。指名板演。师生共同评议。
3、看图拼读带调音节。
1)出示大雁图,练读图上音节。图上画了什么?有几只大雁?出示:b——a->ba,指名读。指名练习直呼音节ba。指名直呼ba的四声。引导用ba的四声组词。
2)教学大米图,山坡图,斧头图。
教学过程基本同上。
三、巩固练习。
1、抽读字母卡片:bpmf
2、猜字谜:像个6字是什么?像个小车是什么?三个蘑菇是什么?像跟拐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