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认识数字2》的教案(通用4篇)
幼儿园小班《认识数字2》的教案 篇1
教案目的
1、让小朋友能够知道1-2物品数量的意思,并能够指出数量关系。
2、通过一个情景活动感受妈妈的爱。
教案准备
1、2个苹果,2朵花,两个帽子和衣服
2、兔子妈妈和猫咪妈妈的图片
3、小朋友操作的材料
4、给妈妈送礼物,数量对应。
教案流程
1、首先给小朋友观看兔子妈妈和猫咪妈妈的图片。
让小朋友观察有几个兔子妈妈和猫咪妈妈,大家一起数一数。
2、进一步让小朋友感知数量2的概念。
老师出示苹果,花朵,帽子,衣服,然后问下小朋友这些物品分别有几个,大声一起数一数。
3、送给妈妈的礼物
小朋友给妈妈送礼品,有几个妈妈,分别送1种礼品,应该送几个呢?小朋友意思思考。
4、在环境中找寻数量是2个物品,从而加深对数字2的感知和理解。
幼儿园小班《认识数字2》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2的实际含义,会手口一致的点数2,会从多件物品中取出是2的物品。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初步感知2的实际含义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两个苹果,两朵花,数量为1,2实物卡片,
学具 :小塑料球每组一筐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带领幼儿反复练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按实物卡片取物,教师出示数量是1或2的实物卡片,幼儿从筐中取出相应数量的塑料球,边取边数,(重点练习取2)
3.讲解2的含义,
4.按教师的语言指示取出1或2个塑料球
5.启发幼儿自己身上或活动室内找找那些物体的数量是2.要求幼儿能大声的回答。(至少1种)
1、我感到应反复举例说明,让孩子由浅入深进行理解。
2.对活动课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由适度的自由空间,可以互相找出相应数的实物。孩子可以理解和接纳,因为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从而使孩子在玩中学习,感到学习是快乐的,而不是一种压力。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通过平时教学时对孩子们的掌握,可以知道每一位小朋友掌握知识的快慢从而进行因材施教,以至于达到用自己最小的支持达到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节课堂气氛,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爱打瞌睡,讲一些小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通过活动过程,孩子们快乐的学会了要学的知识,但有个别学生对新知识掌握不牢固,今后在讲课需要反复的训练,以达到每位孩子都能掌握住新知识。
4.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我应该反复的做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游戏,以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
幼儿园小班《认识数字2》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1、2,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养幼儿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愉快地参加小组活动习惯。
3、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图卡1―2、贴绒动物卡1―2若干、数卡1―2、教学挂图等。
【活动过程】
1、以游戏“捉谜藏”引入:幼儿找动物图卡并数一数图卡上有几只动物。
2、出示动物卡、数卡、请幼儿给动物卡匹配数字让幼儿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并请孩子想象它们分别像什么?
4、分组活动:
第一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第二组:给数卡排队,做点卡。
第三组:数物拼板。
实物卡朋友时,拼起来便会成一个长方形,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卡找对实物卡朋友,然后把它们拼在一起。
5、展示第二组个别幼儿的操作卡,引导幼儿检查,看印得对不对,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机地利用环境中的物品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如:一张凳子用数字1来表示,两张桌子用数字2来表示)
幼儿园小班《认识数字2》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让幼儿认识数字
幼儿能在数字中准确的点数2
材料准备
关于2的图片、水果模型
活动流程
1、通过律动让幼儿进入上课状态。
2、复习数字1,并让幼儿点数1。
3、出示图片,让幼儿点数2,并让幼儿认识数字2.
4、告诉幼儿2像小鸭水上漂,带领幼儿再次认识2.
5、通过小小售货员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2的认识。让幼儿当小售货员,从各种水果中分别取出2个水果,卖给小朋友。对于分对的幼儿给予表扬,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6、老师出示许多数字,让幼儿在众多数字中正确的寻找2.
7、和幼儿一起送小鸭子回家,结束上课状态。
家园互动
妈妈可以协助老师带领幼儿认识2个以上的东西。
活动延伸
幼儿能子家长的指导下,准确的找出数字2。并能点数数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