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3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学会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习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具准备:

  配套教与学的平台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解方程

  8x ÷ 2 =28 7(x+3)÷ 2 =28

  2(x +17 )=40 6(5+x)÷ 2 =36

  2.任意选择一题进行检验。

  3.复习以前学过的公式:C=2(a+b)

  C=4a S=ab S=ah÷2 S=(a+b)h÷2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 篇2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2—13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我会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1)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3)自读课本第12页下面的一段话。

  2.自学课本第13页例1。思考:

  (1)18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有________个。

  (2)18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它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的。

  (3)也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3.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5.试试身手(第13页“做一做”)。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8×0125,0.9×0.9

  0.35×30、4×0、57×06

  5.5÷58、4÷43、6÷3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式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入提问:“广场上每天早晨有许多人在干什么?”(晨练

  “王朋和爷爷也在坚持晨练。

  2、出示例2:王朋计划每周跑5.6千米,他每天应跑多少千米?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意,列竖式笔算:5.6÷7

  0.8

  ——

  7)5、6

  56

  ——

  (3)、观察: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在整数除法中,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是怎么处理的?

  (5)、学习笔算方法

  (6)、同桌互相说计算过程

  (7)、小结:当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该怎么办?要注意什么问题?(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

  “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

  同数位要对齐,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3、练习:

  6、23÷70、54÷614、21÷71、56÷12

  4、学习例3:

  王朋和爷爷每天坚持晨练,爷爷每天用12分钟跑1.8千米,王朋每天跑5分钟,爷爷的慢跑速度是多少千米?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列式。

  (3)、尝试练习(列竖式笔算)

  (4)、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5)、集体订正

  (6)、明确: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7)、思考:看看百分位上还有余数吗?

  讲解:当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就叫除尽。

  5、练习:

  7.56÷86,3÷14,72÷15

  质疑: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上商0?

  讨论总结。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各题中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

  4.03÷53,6.4÷27,0.84÷26

  2、解决问题。

  (1)6个苹果1.26千克,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千克?

  (2)小红买了6个苹果共用3.12元钱,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钱?

  四、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教材19页4、5、6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精选3篇)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精选9篇)

    教学目标: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通用2篇)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学目标: l、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统计》参考教案(精选12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认识教案优秀范文(精选2篇)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2、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3、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3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2页。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 人教版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范文(通用14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案,探索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点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点。B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统计》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精选17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

  •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2篇)

    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优秀教案(精选8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8~99页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在观察、讨论中逐步发展自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 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设计最新(通用4篇)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借助观察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各多少天,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1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教案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八里小学 刘海香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精选12篇)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统计》参考教案(通用14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统计》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精选16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

  • 数学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教案(通用16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教案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从而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 教案大全